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大叔麻利地脫下自己前胸後背破了幾個洞的老頭汗衫,又摘下自己的草帽子。
“得,您這毛巾一併搭上,還有您這鞋……”丁志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差把人家大叔的內褲給扒下來了。
哦——
江潯接過來,一股刺鼻的汗味直衝腦際,差點就把腦仁給燻壞了,他長出一口氣。
得,他猛地把這汗衫穿在身上,又套上大叔那灰不拉唧的褲子,穿上那雙底子都快斷了的拖鞋。
“這個戴上。”丁志誠戲謔地把一頂幾乎千瘡百孔的草帽子給江潯扣到頭上,順手又把那條几乎能頂得上一袋子尿素的毛巾搭在他的肩膀上,“好了,這下齊活了。”
這光有行頭可不行,大叔還給江潯作了簡單的培訓,三輪和腳踏車車把的用力不一樣,腳踏車的車把活,而三輪的車把較死,騎三輪時,車把你得刻意的去用力,而腳踏車拐彎時不用使力自然而然的就拐彎了……
還有,騎腳踏車是用平衡力來掌方向的,騎三輪車是用手臂力來掌方向的,騎三輪車時要把注意力放在手上就可以了……
“老劉,你們平時在哪集合?”眼瞅著江潯還在練著,丁志誠就象要把一位地下黨同志送進白區一樣,興奮地問道。
“一般都是在鐵路貨運站,傢俱店,信託店門口兒趴活兒……”老劉還是不習慣自己一身上下的乾淨,口裡說話都文明瞭許多。
“那成,就到信託商店,成嗎,最近的……”丁志成發動起車來,“嘿,潯子,成了嗎,你自己個跟上啊……”
這大熱天的,等江潯騎到時,渾身上下跟水裡撈出來似的。
他也終於看到了在這個江湖上久負盛名的一幫人——板兒爺。
”板兒爺“大約是隻有北平,而且是老北平才懂的名詞。
”爺“在這裡不是指輩分,是尊稱;老北平管有點地位的人叫“爺”;如有錢的叫“款爺”;過去做買賣的,管潛在的主顧也叫“爺”。
在21世紀前,北平還沒那麼多汽車,貨車也少,但城市發展,需要物流,這時平板三輪車顯示出獨特的優勢,普通的運貨,搬家,都需要平板三輪車。
北平人管平板三輪車叫”板兒車“,蹬平板三輪的叫”板兒爺”。
此時從事這種職業的,一般是2040歲左右,乾的是力氣活,裝車時幫著主家搬,蹬車,卸貨時再幫著運。
幹這行的沒點力氣不行,蹬車也要有技巧,看著簡單,但不好乾。
“您跟誰一起搭活兒,我這兄弟初來乍到,別讓人
再給欺負了?”
丁志誠的擔心很有道理。
從事這行的,不少按北平話說都是”老炮兒“,他們對北平城裡的道理極其熟悉,知道所有的衚衕裡所有的小路;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那種文化水平不高,長期待業,甚至進過“局子”或下過大獄出來;沒有一技之長的一個特殊群體。
“奎勇,你看那個。”劉大叔就指著一年輕人,看起來大概二十七八歲的樣子,“這孩子心眼兒不錯,就是愛喝酒,離了婚,讓媳婦兒給甩了,嫌他沒錢,就一姑娘跟著他過……”
哦,江潯看著這位。
腳蹬拖鞋,褲腳兒怕被腳蹬子鏈子颳著,彆著一個小夾子。
這時間正是吃飯的時候,這位就拿出一饅頭幹啃著,啃完卻又掏出一酒瓶。
“下酒菜呢?”丁志誠問,這手裡就一酒瓶,也沒有什麼菜啊。
“您且看著。”姓劉的大叔故意賣著關子。
只見這位奎勇也不知從哪摸出一塊水果糖,嗯,嘬一口,喝口酒。
江潯已經想到,象這樣的重體力勞動者,等活兒或者吃飯的時候肯定都喜歡喝上幾口,至於下酒的東西可能從來不講究,但是今天真是開眼了,第一次見有人拿著水果糖喝白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