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八章 陰謀與陽謀(三)

“我出三萬,不,四萬!”夏克禮財大氣粗。

“這很讓人心動,但還是不行。另外您願意出四萬,您可以去收購任何一家您看上的報紙,何必非要收購我的報紙?當然,《普瓦圖報》除外,那是官辦報紙,由一群老學究把持著,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肖恩道。

“肖恩,身為一個貴族,你對教會有些不同的看法?”夏克禮給肖恩扣了一個帽子,“我要是去收購別的報紙,不是要花時間嗎?”

“那麼這樣,您可以找一些才思敏捷人士寫文章,只要不太過份,不違背法令和基本道德規範,我可以保證普瓦圖人能夠看到這些文章。”肖恩提出建議。

夏克禮的出價很誘人,但肖恩更看重《熱那亞人報》的價值,這家報紙主要成員大多是一批具有進步思想的新銳知識分子,作為新報紙,它只用了短短一年多點的時間就成了熱那亞第二大報紙。

況且肖恩不想讓旁人明顯地看出他跟教會穿同一條褲子。當然,如果有人認為有必要在《熱那亞人報》上反駁教會的觀點,肖恩也絕不會反對。

未雨綢繆,掌握一定的輿論力量,也是有必要的。

隔天,《熱那亞人報》就刊登了一名自稱是教會匿名人士寫的文章,他在沉痛批判兇手犯罪的同時,以“是什麼讓兇手走到這一步”的為主題,介紹兇手的出身和來歷,把兇手描述成一個出身卑微,但很努力向上的佃戶之子。

在左鄰右舍的眼中,兇手是一個老實的安靜的人,很樂於助人。報道特別詳細記敘了兇手悲慘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將讀者的目光引到了造成他心靈扭曲和痛苦的原因——某個不可描述的貴族的壓迫。

這篇報道洋洋灑灑三千字,每一個字都不違反任何法令。但每一個閱讀過這篇報道的讀者,都會產生一種對兇手罪行“情有可原”的同情心,以及強烈的好奇心——那個不可描述的貴族究竟是誰?

緊接著幾天,別的報紙迅速跟進,並給出了答案,兇手的家族世代都是科瓦爾家族的佃戶。

輿論立刻改變了風向,大多數的報道在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個資訊,這是一個窮人對豪門貴族的報復和反抗。

夏克禮公開宣佈,教會不僅要提高下層教士待遇,關心其生活,還要捐出一大筆錢給濟貧院和孤兒院,讓老有所靠幼有所養,並聲稱這是上帝的仁慈。

夏克禮這是吃科瓦爾家族的豆腐,乘勝追擊,不僅扭轉了風向,還提高了教會的聲譽。

科瓦爾家族在沉默了幾天之後,開始在報紙上反擊,找的還是《熱那亞人報》,細數教會的傲慢與腐化,一項一項指控,直指教會特權存在的合法性。

普瓦圖會識字讀報的人,都被雙方有來有往的論戰吸引了目光。但受傷的卻是教會和貴族,第三等級在竊笑不已。

肖恩冷眼旁觀,甚至在暗中使了一些手段。

他不擔心教會和貴族被推翻,只要帝國還維持著它表面上的強大與穩固,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太強大了,有必要讓這兩個等級受到某種削弱,從而讓肖恩團結一些力量。

只要夏克禮還是熱那亞紅衣主教,教會就是他的盟友,貴族中又有一些人對他極有好感,尤其是那些比較貧窮的貴族,他們視肖恩為發家致富的楷模。

而第三等級中的一批有產者們則指望著肖恩能夠成為他們的代言人——肖恩是熱那亞貴族中對興辦實業最為熱衷的貴族,這在南方很少見。

當然他付出的代價是,科瓦爾家族已經對他產生了警惕之心,卻又無法公開地指責他。

科瓦爾家族隱隱感覺到了一股來自肖恩的挑戰,這種挑戰還不太明顯,甚至都很難讓人察覺到。

肖恩很不喜歡這個家族,這個家族儼然已經把自己看作是熱那亞的代言人,在表面的優雅與彬彬有禮之下,是傲慢與漠視。

固然這個家族在熱那亞的影響力極大,但肖恩真的沒看到這個家族給熱那亞人帶來多少好處,這個家族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既然這個家族為了討好皇帝,而對教會和貴族動手,肖恩不介意添上一把火。

陰謀與陽謀,誰又能分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