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青山道,長江實業。
林志超坐在寬敞的辦公室裡,接待了來考察的簡東浦。
這間辦公室還是挺大的,有差不多300多平方尺,當然了,這裡是荃灣,還是一片荒灘,僅幾座工廠和大量的木屋。
“伱們把賬上的資金取出,又換回美金存入東亞銀行,這是在準備進口機器,還是?”簡東浦很快詢問到正題。
長江實業的賬上有40萬美金的存款,僅少量港幣的存款。
林志超坦白的說道:“今年要訂造機器,我有擔心英鎊貶值,所以先兌換成美元為好!”
這個告訴簡東浦,也無妨,畢竟他不一定相信英鎊即將貶值,更不可能去將東亞銀行的存款換成美金。
簡東浦笑著說道:“英鎊那裡有那麼容易貶值,要知道自二戰後,一直有人在賭英鎊貶值,這不都已經過去四年時間了。不過你需要海外訂購機器,美元交付也是正常,有備無患總是對的。”
確實,英鎊已經堅挺了四年了。而且任誰也不會想到,強大的英帝國很快就會殖民地紛紛獨立,昔日輝煌不再呢!
林志超突然有提出一個要求:“簡老,你對長江實業財務如何評價?”
簡東浦笑了一下,說道:“很好!你們有技術、廉價的勞動力,競爭力十足,今年怕是利潤400萬都有可能。”
林志超立馬順著竿子上爬,說道:“既然如此,我想再貸款150萬港幣的1年期債務。”
長江實業陸續還清了40萬、50萬的債務,目前還欠東亞銀行150萬(不含利息);而以長江實業的資產值、利潤等綜合實力,再貸款150萬是合情合理的。
簡東浦皺眉,因為他知道長江實業已經不缺錢了,那麼這筆貸款的目的是?
“用途呢?”
“兌換美金”
簡東浦覺得林志超魔怔了,借這麼一大筆錢,去賭英鎊貶值,1年的利息都是21萬港幣。
不過呢,這個買賣可以做。
“美金要存在我們銀行!”
這樣一來,東亞銀行至少減輕了風險。
“沒問題,要儘快放款!”
“好,這兩天就放款!”
在這個買賣中,虧損的是對話美金的金融機構。當然,誰也不知道英鎊會跌,這種事情幾乎只有倫敦幾個人知道。
很快,林志超為自己的賭博性感到有些臉紅,這萬一英鎊不貶值,他可就會損失一來一去的手續費3%以上,還得加上利息。
不過他確實記得,英鎊在港幣和美元掛鉤前,經歷兩次大貶值,一次30%,一次14%左右。一次二戰後的四十年代,一次六七年。
搞定這筆貸款後,林志超肯定是立馬安排兌換美金,香港流通的美金不少,很多都是從滬市帶過來的。比如想杜月笙這些人,帶過來的都是幾十萬美金,而香港也是有大量美金流通。
福和行結束香港—威海衛—日本的貿易,結算完畢之後,李高福攜家人隆重宴請林志超的家人,兩家人在香港大酒店(中環畢打街)會餐。
九龍的大酒店叫‘半島酒店’,香港島的大酒店叫‘香港大酒店’。
而‘香港大酒店’第一個老闆是華人趙玖湮,原址臨海,於1868年啟用,樓高六層,一直是當時最高的建築。又陸續經歷過多任業主,比如民國總督趙連璧、滬市大亨杜月笙、洪興幫洪福,最後的業權,回到了管理權人——嘉道理家族手中。
‘香港大酒店’在二十年代發生一場大火,所以九龍的半島酒店取代其地位,而‘香港大酒店’原址被一分為二。一半賣給置地,興建了告羅士大廈;另外一半,興建了一幢五層高的唐樓‘香港大酒店’。
至於目前古色古香的香港大酒店,前世有在五十年代後期賣給許愛周家族,新建成‘中建大廈’,即有名的‘醫生大廈’。
雅間裡,兩家人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如今的李高福才勉勉強強可以和林志超平起平坐;如果李高福一輩子只是個打工的,那麼林志超也會和他疏遠,因為身份地位不匹配。
圈子就是這樣,就好比前世的飛艇泰在三年裡運輸貨物,結識一幫兄弟,當時可謂性命之交;但後來飛艇泰去做房地產,做得大火大熱,麻煩就隨之而來,這些兄弟紛紛要求‘求帶’(求帶的人很多,不僅僅是這般兄弟);飛艇泰明白,一旦合夥做生意,將麻煩不斷,故寧願給點錢打發;再後來,那幫兄弟自然就背後罵人了,感情也就淡了。
社會地位不一樣,是不可能交際得起來的。
比如林志超現在的親叔叔,他只能安排其一家在長江實業工作,每月薪水150元(有一定文化),再給予管理層待遇——住鐵皮房。
不是林志超不肯扶持他,而是他還沒有讓林志超看到價值,比如他那天對林志超說‘我想做點生意,你能不能借一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