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公明白了魯桓公的會面之意,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慷慨激昂,他說:“姬突深受寡人之恩!當初他就像一隻雞卵,寡人把他呵護於翼下,當初所答應的酬勞,也是出自他的本心。我這裡有據為證。而今歸國謀位成功,卻翻臉不認當初承諾。寡人怎麼能容忍一個忘情人啊!”
“宋國對姬突的恩惠,姬突怎麼能忘記呢?但考慮到姬突剛剛繼位,府庫空虛,一時未得履約。但遲早是要還的,不會負於他自己的承諾。只是要稍加寬容,此事寡人可以為其做擔保人。”
“如果說金、玉之物,以國庫不足可為託辭。而三城交割,對他這個國君來說,只在三言兩語之間即可搞定,為什麼還要拖延?”
魯桓公見宋莊公不依不饒,就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姬突作為一國之君也是一個要臉面的人。他怕失守祖業而被列國諸侯笑話,併為鄭國百姓所詛咒,所以願以三城賦稅替代交割。寡人聽說鄭國已經向宋國繳納萬鍾粟米,可是真的?”魯桓公有意提醒宋莊公。
“那些糧食,原來也是姬突承諾之一,與交割三城沒有關係。況且他姬突所許承諾,送到宋國的還不及一半。沒等怎麼樣就變臉不想兌現承諾了,寡人還有什麼指望呢?看來只有您魯桓公才能幫助寡人索回他姬突其餘承諾了!”
魯桓公滿以為憑著自己的威望和與宋莊公的個人私情從中斡旋一下,宋莊公便會給自己一個順水人情。至少也能給個面子少索要一些。這樣自己也好對鄭國有個交代。不成想這個宋莊公只認利益不認人情啊。魯桓公發現自己不僅奉勸不成,反而被他宋莊公所鉗制了。內心老大不高興。
兩國國君焦點問題談不攏,只好悻悻然分別。見面時候的滿面春風,變成了相互冷漠告辭。
鄭厲公得知魯桓公大駕出征卻未果。未解決宋莊公的繼續勒索。魯桓公這棵救命稻草他還是不想放棄,於是又想了個辦法繼續讓魯桓公為其斡旋。
鄭厲公與祭足商議決定派遣大夫雍糾帶上當年華督送給鄭國的商彝鼎前往魯國。同時也帶上厚重禮物對魯桓公的幫忙表示感謝。
雍糾拜見魯桓公,將商彝鼎擺在魯桓公面前,對魯桓公說:“這就是當年宋國送給鄭國的舊禮,現在鄭國國君不敢擅留,拜求上君代還宋國,以抵三個城邑的交割。並附加了白壁三十雙,黃金二千鎰,敬請君侯再幫助斡旋。”
魯桓公還是年輕,見鄭國屢次信任自己。雖然知道宋莊公不好說話,也只好硬著頭皮勉強答應下來。這一次有了商彝鼎魯桓公似乎掌握了一個主動權。
於是魯桓公派人又約宋莊公在谷邱相會。
宋莊公接到魯桓公的邀請,也不拒絕。
谷邱屬於魯國,魯桓公這一次做了一把主人,為宋莊公一行熱情安排食宿。並設酒宴款待宋莊公,希望這一次宋莊公能給自己一點面子。兩人先是寒暄其他不談鄭國,彼此推杯把盞,酒至三巡,各自面部呈現酒色。
魯桓公覺得到了說話的機會。就先代鄭厲公對宋莊公表示不安之意。然後將鄭厲公轉來的白壁、黃金如數轉交給宋莊公。
魯桓公十分認真地解釋說:“君說姬突所承諾沒有兌現一半。寡人已經譴責了姬突的行為,姬突又傾盡國庫盡力兌現了一些,請君收下。”
宋莊公如數收下,讓身邊的人搬走,但並不致謝意。卻問:“那麼三個城邑什麼時候能交割呢?”
魯桓公不緊不慢地說:“姬突念鄭國先人世世相守,不敢以私恩而輕棄自家疆土。而今奉上一物,君看看可以抵擋三個城邑不能?”
魯桓公一個眼色,左右將黃錦包裹著的一物,高高抬起,雙雙跪獻於宋莊公的面前。
宋莊公聽到“私恩”二字,眉頭微皺,臉上已經呈現幾分不悅。
等下人開啟包袱仔細觀看,宋莊公立馬認得是宋國的商彝鼎。這種鼎只有宋國獨有,而且是作為尊貴禮物送於他國的。當年他子馮即位,華督便用此鼎作為重禮送給鄭莊公,以表示對鄭莊公收留子馮並承認其即位的感激之情。
見到此鼎,宋莊公臉色頓變。不過宋莊公還是極力掩飾自己,故作不識不知,轉問魯桓公說:“這是什麼東西啊?”
魯桓公心裡這個噁心啊!不過既然宋莊公問,自己又不好不答。於是魯桓公說:“此為貴國珍品難道一國之君不曾識得?鄭先君莊公為君回國繼位百般效力,蒙貴國贈以重器,藏為世寶。現鄭厲公深知君恩深重而不敢自受,脫寡人之手轉歸於貴國。希望君能姑念昔日鄭國先君之情,免其交割三城。君看如何?”
宋莊公見提起舊事,不覺兩頰發紅。稍加冷靜,宋莊公擺出一副死不認賬的態度回應說:“往事寡人已不記得了,待寡人回國後,可詢問宋國太史是不是果有其事吧。”
宋莊公留下這樣的話算是給魯桓公一個交代了。
其實在宋莊公心裡並沒有因魯桓公的介入而對鄭國寬容,甚至回收了商彝鼎仍不肯善罷甘休。
宋莊公回國後,仍繼續派人催促鄭國交割三個城邑,和其餘為繳納財物。鄭國無奈只好再派人來求魯桓公。
魯桓公憑著上次宋莊公說自己不清楚要回去問問商彝鼎的真偽為由而未回話,自己想或許他宋莊公能有個了斷,沒想到歸還了他宋莊公商彝鼎,他仍是不依不饒。魯桓公總覺得鄭國的行為應該能感化宋莊公了。於是又約宋莊公於虛龜之地會面,希望能解決鄭國的事。
然而讓魯莊公始料不及的是,這一次宋莊公竟然拒絕了與魯桓公會面。當魯桓公人馬趕到虛龜的時候。宋莊公卻遲遲不來,而是拍了一個信使來見魯桓公。
宋莊公的信使轉告魯桓公說:“主公只讓在下轉達一句話:宋國與鄭國的事情自有雙方從前約定,君不必參與其中。”
魯桓公這次可是被宋莊公行為給激怒了。
“這等匹夫!貪婪成性不講信譽,更不懂人情,鄭國如此祈求,他卻無動於衷。這種貪婪吝嗇之人怎麼能做國君?是可忍孰不可忍!”
“啪!”魯桓公怒拍案几。大罵宋莊公不如畜生!他要聯合鄭國討伐宋莊公!
魯桓公命自己的車隊調頭直接奔向鄭國。
魯桓公與鄭厲公在鄭國的武父之地見面。兩人見面同仇敵愾,各自述說宋莊公的不仁不義。不禁越說越氣,面對如此不仁不義之君,兩個國君聲討過後決定連兵伐宋。
魯桓公說:“國與國之間以禮相待,各自向好;以惡相待,那就兵戈相見。難道鄭國還怕他宋國不成?”
魯桓公的話正中鄭厲公的下懷,這麼曠日持久的催債已經把鄭厲公與祭足逼到了絕境,不出兵實在難以應付宋莊公的苦苦相逼。但憑鄭國一國之力難操勝算。有魯國支援,鄭厲公的膽量就大了。於是兩國國君約好出兵日期和地點,鄭魯兩國要聯手討伐宋國。
宋莊公聽說魯桓公發怒了,知道是自己沒處理好與魯桓公的關係,料想再修前好不大可能。現在鄭魯聯軍來伐,勢頭不小,而且兩國國君都對他宋莊公憤怒不已。如果是以一個鄭國來伐,他宋莊公可以勢均力敵拼一死戰。但現在是鄭魯聯手,相形之下,宋國將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宋莊公此時才發現自己慢待魯桓公等於親手築成大錯。
大局當前,如何才能應付鄭魯聯軍呢?宋莊公想到了齊釐公。因為他得知齊釐公仍認可姬忽而不肯接受姬突簒政,這倒是自己可以利用的機會。宋莊公希望藉著齊釐公不認可姬突能聯手齊國破解魯、鄭聯軍的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