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暗箭殺鄭君(二)

2.

祭足到了大陵先派出偵探刺探四國動靜,見四國大軍分別紮寨,有隙可乘。暗自慶幸,計上心來。

當四國剛剛紮營住下,祭足便派出四組精幹軍士趁夜色襲擾四國。

祭足特意交代出去襲擾的軍士分別把被襲軍營追擊方向引向他國軍隊的軍營,並兩兩相對,挑起兩國之間短兵相接時候,立刻悄然退出。並交代好遇到緊急情況如何處理等等。

午夜十分,四組精幹軍士偃旗息鼓分別向四國中的軍營摸去。趁著軍營中軍士都已熟睡,開始襲擾,一聲令下明火執仗殺入軍營。將四國的將士襲擾一番各自逃去,將四國追兵引向兩兩相對追出。當鄭兵悄然退出,將四國的軍隊實現了巧妙的兩兩對接。

午夜裡,各國將士雖有燈籠火把照明,卻難以分辨彼軍、此軍。都以為對面而來的是鄭國來襲的軍隊。最後成為四國間兩兩廝殺,待天明才知中了鄭軍的誘敵之計。對殺中不見鄭國軍士一兵一卒。各自叫苦不迭,鬥志銳減。

宋莊公為統領卻也難以排程四國將士。四國軍隊還沒有與鄭國軍隊直接對壘,就相互埋怨、分崩離析了。宋莊公也只好由著他們各自退軍了。

祭足見四國退兵,就遣人回報鄭昭公,自己率軍直逼櫟邑,想一舉拿下櫟邑,消滅姬突的勢力。祭足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協助鄭昭公把鄭國立起來。這是祭足的盡職盡忠的表現。以換的與鄭昭公君臣關係恢復原來的親密。

四國軍隊紛紛撤退。

宋莊公回國的半路上接到姬突的信使告急:說祭足已經掉頭向櫟邑殺來,務求宋君看在往日情誼,幫助一把,姬突願意按照當年的承諾將尚未兌現的條件全部向宋國兌現,只求宋國保證他姬突暫時在櫟邑穩固下來,免遭鄭國軍隊的攻擊和掃蕩。並爭取機會恢復接管鄭國。

宋莊公面帶冷笑,你姬突也有今天!其實宋莊公對姬突早已失去信任,對其沒有什麼好感。不過宋莊公也在權衡著利弊。看姬忽和姬突哪一個在位立國對自己才勝算或者對宋國利益最大而已。想來想去,還是姬突掌管鄭國對宋國來說比較划算。不管怎麼樣,他姬突還是與宋國有點緣分。於是就委派華督帶領兵車三百乘,去增援鄭厲公。

可見諸侯之間此一時彼一時,時而為敵時而為友。縱橫闌干都在分寸之間。剛剛還在兵刃相見的鄭厲公與宋莊公,由於鄭昭公的出現重又開始和好了。

衛國這次是衛惠公親自率軍伐鄭的。

姬朔剛剛即位不久,得知宋莊公邀請伐鄭,恰好想借此機會與各國諸侯做一次交往。尤其是對宋莊公,更有相見的意義。姬朔年齡不大,但為人鬼點子多,率軍出征也是他的喜好。這次雖然沒有與鄭國軍隊正面交手,因為誤會而有所損失,但對衛國來說不痛不癢,倒是無大礙。

回國路上,姬朔也還閒情逸致,過山觀山,過水看水,心情還好。

然而剛進入衛國境內,就有來報,衛國已經立了新君。

“啊?”這大大出乎姬朔所料,他萬萬沒想到,他姬朔絞盡腦汁殺了兩個兄長以為不再會有人和自己爭奪國君的地位了,怎麼又冒出個新國君呢?

再往前行,就見衛國大軍已經攔住了去路。要麼刀劍相見死拼回國,要麼就是逃離衛國。衛惠公此時可是陷入了困境。

原來姬朔設計殺了急子和壽子,氣死了衛宣公,迎來了自己繼位的機會。朝中重臣左公子姬洩和右公子姬職一直耿耿於懷。但既然姬朔即位為君,兩個公子老臣也不敢多言,因為姬朔豢養著一批殺手。誰敢與自己為敵,就會動用殺手奪其性命。儘管兩個重臣並不言語,姬朔還是不依不饒,為防患於未然,姬朔還是將其兩位老臣免去上卿之職。雖然兩位老臣被免職,但兩位公子的影響尚在。說話在朝中還是影響極大。

當姬朔率軍離開衛都的時候,兩位老臣開始蠢蠢欲動了。

這一天左公子姬洩與右公子姬職兩人就湊到一起,商議起廢立大事了。兩人對姬朔德行實在難以認可。尤其被革職後,對姬朔仇視加深。兩人總覺得這個姬朔作衛國之君就是禍國殃民。藉著衛國上下都十分還念急子和壽子的機會,想將姬朔趕下君位。

那麼立誰才能立得住呢?兩人正商議間,有人來報士大夫寧跪門前求見。兩人一怔,心想這個寧跪來做什麼呢?不管怎麼樣兩位還是約見了士大夫寧跪。

寧跪進門便說:“二位公子還記得淇河木舟之怨嗎?現在淇河兩岸的百姓都在唱著二子乘舟的悲歌,懷念急子和壽子。你們是朝中重臣,今日時機不可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