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玉米、茶葉、生絲、罐頭等農副產品,還有紡織業也佔25%,外加玩具代工、電子代工、低端機械等等。
一句話就是「賤賣能源、輕工崛起、機電萌芽」。
而它們都是以省、市為單位的,東方公司才多少人?所以說,在這年頭陳奇能在美國轟一億多美金的票房,什麼概念無需多言。
團拜會來了個年輕人!
「嘩嘩譁!」
領導們轉往下一桌,陳奇這邊坐下,一直等他們問候完畢。最後,大領導文做幾句總結,團拜會結束。
他還期待有幾個不長眼的來挑事,結果一個都沒有。
大家陸陸續續往出走,朱領導忽道:「小陳,坐我的車,我直接送你回去。」
「哦,那麻煩您了!」
上了紅旗小轎車,朱領導道:「過陣子有新領導要來,肯定把你叫去談話,
但你不用擔心,你和東方公司性質特殊,誰也不會動的。」
「新領導?」陳奇一愣。
「我很快就調任了!」
他見對方瞪大眼,笑了笑道:「不用露出這幅表情,你現在知道也不遲。」
「您這,喉———」
陳奇心思複雜,管怎麼說,對方待自己不薄,問:「那您的新崗位是?」
「你就不要打聽了,總之你好好幹,以你現在的成績哪怕往後兩年中規中矩,往上升一升也沒問題。說起來,你的位置比我穩固咧!」
朱領導開了個玩笑。
陳奇略微思索,大概明白了前因後果,領導是提倡寬鬆的。
換言之,接任的肯定是個偏保守的領導。
陳奇有些擔憂,但仔細一想也沒什麼,國內電影一灘爛泥,保守或開放都沒用,除非徹底改革。
春節剛過,官方就釋出了一條訊息,號召全社會為亞運捐款,
很快出現了第一個捐款者,是江蘇鹽城的12歲學生,叫顏海霞,她把自己1塊6毛錢的壓歲錢捐了出來。雖然上了新聞,但並未引發熱潮。
國家是真的窮。
中央財政撥了8.5億,京城自籌了4.7億,出售廣告、轉播權籌了2.7億,號召香港商界捐款、蓋亞運村預售等等,反正各種方法都用上了,但還是不夠。
到1989年的時候,缺口還有幾億元,隨即才掀起了全民捐款的熱潮,同時發行亞運獎券,這才把缺口填上。
霍英東捐了1億,李黃瓜捐了1千萬,臺灣同胞捐199011元,寓意「1990年第1
1屆亞運會」,嗯。
還有侯寶林出山巡演,捐了一萬塊,費祥、張明敏巡迴演唱會捐款等等。
最後,亞運會總支出21.37億,未虧損,略有盈餘。
東方公司是國企,不好直接捐錢,所以陳奇想的是合作,透過一些商業運作讓亞組委賺到錢。但他不能上趕著,伍韶祖主動搭話了,肯定會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