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以恆搶先替蘇九冬回答道:“原先九冬仍在岐山縣時就為不少人治病,也開過藥膳館,所以醫術確實不錯。”說罷,便就近說了一件蘇九冬替懷南縣前任京縣丞巧治足痿病的例子。
度悠住持當即感嘆道:“這足痿病竟還能如此治療?九冬小姐的醫術果然有過人之處。”
蘇九冬連忙謙虛道:“小女子的水平尚未到‘不錯’,僅僅是‘不算差’而已。”
度悠住持本來是打算與溫以恆鬥茶結束後就送客,眼下意外得知蘇九冬竟擅長治病與藥膳,便又留住了蘇九冬與溫以恆二人,說道:
“昨日剛有人上門來求醫,今日九冬小姐就出現在了我們淨山寺,這一切都是緣分啊…”
蘇九冬疑惑道:“求醫為何不去醫館,反而找到了大師這裡?”
度悠住持淡然的苦笑道:“正是因為尋醫問藥依舊無效,才求到了我們淨山寺,想著多拜拜佛祖、求求菩薩能治她那病,可治病之事,又怎能僅僅依賴於神佛呢?”
“原來如此…”蘇九冬也笑了笑,想著古人信佛求道,得了怪病治不好,便把希望寄託於神佛身上也無可厚非。
度悠住持請請蘇九冬入座,向蘇九冬詳敘病情:“患病之人是太常少卿李少卿的夫人徐氏。”
“李夫人今年春節回鄉過年,從家鄉歸京也是途經懷南縣,夜間留宿於館驛歇息,不巧當晚正遇上劫匪打家劫舍,聲響過大,李夫人自此便受到了驚嚇。”
“懷南縣…”蘇九冬重複著這熟悉的地名,不正是她與溫以恆進京時,兩次遇上劫匪山賊攔路搶劫的懷南縣嗎…
溫以恆聽到是在懷南縣發生的事情後,也不由得皺眉。懷南縣境內山賊與劫匪猖獗,卻不見有治理成效,這個地方官可見有多不肯作為。
度悠住持繼續說道:“自此之後,李夫人只要聽到過大的動靜或聲響,便會昏倒在地,不省人事,遍訪京城名醫,服用了許多藥材進行治療,時至今日,病逾旬月仍不見好轉。”
“今日有子初公子的保證,想來九冬小姐醫術不會差,剛才之言不過是自謙。老衲有意把病情告訴於九冬小姐,也是想請九冬小姐替李夫人診治一番。”
“尋醫問藥也無效?李夫人的這個病確實怪異。”蘇九冬沉思一陣,轉而望向溫以恆。她對朝堂之事並不熟悉,也不知那李少卿是不是溫以恆的政敵,因此有意問詢溫以恆的意見。
溫以恆明白蘇九冬的意思,便微笑同意道:“九冬兒,行醫治病不正是你的天職嗎?既然李少卿的夫人患了此病,我看你倒不妨出手一試。”
“之前你能巧妙治好京縣丞的足痿病,想來李夫人的易驚症應該也不在話下。”
蘇九冬與溫以恆同意替李夫人治病後,度悠住持當即欣喜的派了小沙彌下山前去少卿府送信,將蘇九冬有意為李夫人治怪病一事告知李少卿。
出了淨山寺,蘇九冬重新戴上了帷帽,與溫以恆漫步下山。此時蘇九冬手裡正拿著溫以恆請度悠住持寫的那一首詩作細看。
蘇九冬把紙張捲起來,向溫以恆問道:“阿恆,這首詩作,是你有意替我向度悠住持求的吧?”
溫以恆明知故問,笑道:“為何說是我‘替你’向度悠住持討要的?”
蘇九冬的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源旁參回互宛轉,藥王菩薩丹青軸。膳夫奉職獻芳滋,館於貳室謀何陋,好把音書雁吹濛。”
“這是一首藏頭詩,詩句字首藏了‘永源藥膳館好’的文字!你是不是想為往後我在京城裡重開藥膳館的事情做準備?此舉也可藉著度悠住持的名頭做噱頭…我沒說錯吧?”
溫以恆順勢牽起了蘇九冬的手,喜笑顏開:“沒想到這麼快就被你看出來了…我的妻子果然和我一樣,萬里挑一的聰慧。”
蘇九冬與溫以恆一路嬉笑打鬧的帶著僕人與隨身侍衛下了山,二人並沒有注意到身後有一陌生男子從剛才二人談話旁的小路走出,正望著他們裡去的背影出神。
賞花宴鬥茶與淨山寺鬥茶後,蘇九冬兩次贏了京城第一閨秀鳳瀛瀛,在京中閨秀圈子裡一鳴驚人,以致四月間陡然多了許多賞花宴的邀請函送到將軍府裡,點名邀請蘇九冬去參加。
俗話說的好,人怕出名豬怕壯。
“一舉成名”的蘇九冬把所有邀約全部推拒,專心在家中積蓄研究溫以恆體內的毒素,也在籌劃著如何為李少卿夫人治病一事。
自淨山寺鬥茶後,蘇九冬已經與溫以恆前往少卿府,拜訪了李夫人徐氏,詳細瞭解了起因與病情。三九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