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三章 脂水不融

石一清聞言趕緊走上前,與蘇九冬一起站在黑色棉布的下方抬頭一探究竟。只見陽光穿透棉布,使得棉布上顯露了密密麻麻的字跡。

蘇九冬看看被陽光穿透的棉布,又望向石一清,胸有成竹的問道:“石大人,您可有看出這棉布裡究竟有什麼東西了?”

石一清努力辨認,竟然在棉布上看到了清晰的字跡,以及熟悉的萬隱當鋪記號,當即驚歎出聲:“這!上面有筆跡!還有萬隱當鋪的標記…”

石一清忍不住上前湊得更近,雙眼微眯仔細辨別棉布上面的字跡,果然看到了票據的字樣,連典當的內容與人名都清清楚楚,驚訝道:“這應該是存銀票據上的字跡?!”

“不錯,確實是萬隱當鋪的標記與存銀收據的字跡。”蘇九冬也已經將那些清晰的自己看在了眼裡。

“可這棉布卻為何會有標記與字跡?”

石一清又驚又奇:“難不成書寫時著墨過濃,墨水直接印在墊在紙張下方的棉布上了?可這樣墨透紙張的濃度,紙張也早就被濃墨浸透而沒法再用了…”

溫以恆這時才走上前,接過蘇九冬手裡的棉布,迎著陽光高高舉過頭頂,抬目凝視,果然看到黑布上佈滿了用油脂寫出來的字跡:“不是墨跡,而是油脂所為。”

剛才石一清冒著僭越的風險,向溫以恆披露了縣官貪汙的實情,現在也輪到溫以恆來吐露棉布上為何存有字跡的原因:

“當時本相正苦於如何讓那些富戶吐出銀子了,蘇小姐便及時獻策。我們二人商量過後,最終定下了這個硯臺棉布的計劃。”

“整個計劃裡,看起來最顯眼的是那方端硯,然而最為至關重要的卻是這匹棉布。”

溫以恆將棉布摺疊起來收好,一邊領著二人折返書房裡一邊與石一清解釋道:

“那方端硯確實是產自端州的上等硯臺,與一般端硯無二,寫出來的字並沒有泡在水中不發散褪色的妙處。是以確實沒有蘇小姐以山秀道長的身份,向隱次歸吹噓的凝字功效。”

石一清還沒來得及重新入座,便急道:“既然那硯臺磨出來的墨並無凝字的功效,可那隱次歸卻說他親眼所見,墨跡在遇水許久後依然凝固沒有發散,甚至顯現得更加清晰了。”

“這便另有隱情了。”溫以恆笑道:“至於為何後來會有凝字不散的效果,皆因蘇小姐她在硯臺與棉布上做了一番手腳。有關這一點,還是請蘇小姐說與石大人聽吧。”

蘇九冬請石一清入座,將茶水推到石一清手邊,莞爾一笑,語調輕柔:“小女早前知曉油脂與水不相容,是以這次便打算用魚脂來為硯臺做手腳。”

石一清殷勤發問:“為何不是普通的油脂,而是特意選了魚脂?”

油脂便宜,隨處可見,而魚脂則因需要人工剖取製作而比普通油脂昂貴許多。

蘇九冬眨眨眼睛:“石大人暫且不必著急,這個原因往後小女會提及,此時且先容小女賣個關子。”

石一清意識到自己過於好奇,急切想知曉全部原因與經過而在溫以恆及蘇九冬面前失態,繼而露出了無奈而愧疚的賠笑。

“小女將溫相命人找來的端硯,放置在魚脂中浸泡一個時辰以上,拿出來烘乾,而後再次浸泡,再拿出來烘乾。如此迴圈往復重複一共十次,才可達到讓魚脂滲入硯臺的表面。”

說到次數,蘇九冬不禁想起溫以恆熬夜陪著他重複試驗多次,足足花了快兩天的時間,才最終得出浸泡烘乾十次才能達到效果的結論。

蘇九冬不由得深深望了溫以恆一眼,眼中滿是感激與謝意。而溫以恆回以蘇九冬的目光,則是盛滿濃情蜜意的愛意。

蘇九冬腦海裡瞬間想起了當時二人的對話。

蘇九冬說道:“其實你不必陪我在這裡耗著,大可以先去休息。如今你體內餘毒未拔除,身上還要養護好箭傷不可復發,回京後估計又是一場惡戰,當務之急是要養好自己的身體。”

溫以恆回道:“你為了替城中百姓向隱次歸巧去捐款捐糧,與民同心。斷沒有我回房間呼呼大睡、徒留你一人徹夜實驗的道理。”

說完,溫以恆給蘇九冬來了個短暫而溫暖的擁抱:“你這次實驗是為了災民百姓,而我熬夜則純粹的為了陪著你,僅此而已。”無憂愛書網

石一清並沒有注意到溫以恆與蘇九冬二人之間的眉來眼去,只認真思索著蘇九冬一番操作的可能性,興致勃勃的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