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琅琊王氏

就在王思禮自信滿滿地謀劃出城南歸之時,他的一舉一動卻全部被探影門的影衛盯上了,高洋也早早收到三娘派人送過來的情報,只見他正坐在書房裡,看完情報後,淡淡地朝著一個隱藏著的影子說道:“辛苦了,本帥已知曉,告訴三娘,繼續盯著,但不可打草驚蛇。一旦對方有什麼行動就立即通知本帥。”

影子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鞠了一躬,默默地退到了黑暗之處,而高洋卻心不在焉,此時的他早已心思澎湃,他本來以為自己對汾南絕對掌控,卻沒想到城中居然還有這號人物隱藏其中,嘿嘿...南朝的琅琊王氏,那可是條大魚了,這些人是什麼時候隱藏於此,難道自己之前被刺便是這些人所為?城中還有哪些潛伏的勢力?高洋覺得有必要成立一支效忠於自己的“如影隨形”,就像明朝的錦衣衛那樣,飛魚服、繡春刀,乃真正的“千里眼順風耳”!

琅琊王氏?有意思,作為現代人靈魂的高洋,他當然知道這個東晉南北朝時期這個天下第一的家族,“王與馬,共治天下”,作為東晉南北朝第一門閥的琅琊王氏,也只有陳郡謝氏能夠與之相媲美,儘管如今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蘊還是很豐厚,絕對是能夠左右南朝朝局走向的大家族,看來有必要見見這位王氏嫡系青年人。

王思禮卻沒想到自己這行人早已被潛伏的探子盯住了,其實他之所以潛入汾南,正好也是為了家族在北邊的勢力查探訊息,由於東西魏的玉璧之戰,吸引了無數勢力的目光,尤其是南朝梁國的皇族世家貴族集團,生怕高歡消滅宇文泰,一統北方,那樣他日勢必南下攻梁,所以這場大戰雖然南朝並沒有參與其中,但以當朝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卻一直關注著北方的風雲變幻。

雖然地處北方,冰天雪地,但是王思禮所處的書房卻是溫暖如春,燃燒的炭火被燒得炙熱通紅。而一旁的王思禮正盯著炭火走神,儘管已經吩咐探子低調行動,但是心裡卻總有點異樣壓迫著他的神經,左眼皮偶爾在跳,總感覺最近好像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一樣。只見他甩了甩頭,吐了一口氣,準備動身去院子裡散散心...

而就在此時,老管家卻匆匆走了上來,眉頭緊蹙,彷佛遇到了什麼事。王思禮好奇地問道:“莫叔,出了什麼事?”

老管家聽見少主人稱呼他,一點也不奇怪,彷佛理所當然,神情凝重地走到王思禮身邊,遞上一個紅色請帖,恭敬回道:“少爺,高洋派人送過禮貼,邀請你去帥府一敘。”

“邀請我?”王思禮顯然有點吃驚,以為聽錯了,不由自主提高了嗓門。

“準備地說是邀請汾南城內各大豪強鄉紳、商賈書生等家族內有名氣的年輕有為子弟一起到帥府作客,應當是為了提拔城內各大家族子弟。”

聞言,王思禮心中稍微安定了不少,看來不是專門針對他,但是真的奇怪,眼下汾南城正被宇文泰大軍虎視眈眈地包圍著,這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高家子弟,如今正掌控著汾南一城的生殺大權,手中不僅握著近萬的大軍,而且背後更有一個龐大的關東高閥支援著,比起自己只強不弱,他心裡對高洋也甚為好奇,也想見見這位年輕的汾南軍主帥。

一旁的老管家彷佛看出了少主人的心思,謹慎地小聲提醒道:“少爺,高洋此人不可小覷,而且我們身處北地,可動用的勢力遠不如在南朝,一切小心為妙,免得被魏人識破。”

王思禮聽到老管家的提醒,知道這位老僕人是擔心他的安危,反而笑了笑安慰道:“放心吧,莫叔,我儘量低調行事即是,眼下可不能推辭邀請,否則惹怒了這位權貴子弟,我們更加被動了。”

老管家當然知道這點,只是心裡還是擔心少主人的安危,但是看到少主人鎮定的神情,心裡也稍微放鬆了一下,只好無奈地點點頭,退了下去......

洛州(現在的洛陽一帶,一位身材魁梧高大,面目醜陋的男子,正懶散地坐在主位胡椅上,把玩著一塊玉如意,聽著兩側的幕僚將佐分析著局勢,彷佛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雖如此,但是下面的幕僚將佐卻小心翼翼,絲毫不敢露出不滿的神態。

醜陋男人看著下面的幕僚武將吵成一團,心裡毫無生氣,反而很喜歡這種感覺...嗯,這種權力的感覺令他甚是陶醉不已。只見他輕聲咳了一聲,下面剛剛吵成一團的手下便都安靜下來,俯下頭盯著腳底,不敢看著他,而他同樣俯下頭望著下面的手下,哼了一聲道:“某讓爾等過來議事,卻不是由爾等猶如潑婦罵街一般吵個不停,也不知你們吵出什麼來了?如今這局面,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原來,自從柔然犯疆,高歡對玉璧的戰事左右犯難,退兵回援抵抗柔然也許可以擊潰這群蠕蠕,但是以後絕無大好的機會西征宇文泰,如今正是西魏最脆弱的時候,趁你病要你命,高歡自知一旦失去這個機會,估計此生再也無法統一北方,為子孫除卻宇文泰這個大敵,所以他才不甘心就此退兵,想繼續再搏一把。然而又不能不顧自己的大本營,於是他便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下令徵召侯景出軍兩萬跟隨段韶前往幽州抵抗柔然,再命令侯景親自率軍出發討伐宇文泰,為次子高洋所處的汾南解圍。

當高歡以天子的名義下達命令到河南洛州後,侯景的心腹將領都堅決牴觸,更有甚者還叫囂著宰了使者祭天,然後引兵北上,和高歡分庭抗立。然而侯景深知河南絕大多數將領絕不願意與中央對抗,他們雖然效忠於侯景,心裡畏懼服從於侯景,但是他們對於高歡更加臣服和信服,這是高歡多年上位以來的領袖魅力折服了東魏眾將領,也難怪大家會任由高歡驅使。

另外侯景出自於羯族,本來就遵循羯族古老部落“強者為尊”的思想觀念影響,對於高歡他當然是心服口服,而且高歡對其也不錯,真正做到賞罰分明,不僅在職位上提拔。官至司徒、南道行臺,還任由他擁眾十萬,專制河南,窺視西魏,所以侯景自然是願意為高歡賣命。可是高歡如今已入高齡,身體也大不如前,也不知還能多活幾年,一旦高歡逝世後,向來桀驁不遜的侯景當然不願意效忠於世子高澄,所以他不得不為自己打算,這才招來一群心腹前來思索良策,然而眾人議來議去,卻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方法,這讓侯景很是失望,自己身邊大多數都是行軍打仗的大老粗居多,缺乏有才的文人幕僚,尤其是像司馬子如那個老傢伙那樣有才能的。

他若是抗旨不尊一定會得罪高歡,那麼將來高歡退兵後,首先第一個收拾的便是自己,但是遵從旨意的話,那這兩萬大軍說不定就打水漂了。實在想不出什麼良策,而底下這群人半天也憋不出一個好屁來,心煩意亂之下,侯景便甩手一揮,像趕蒼蠅一樣將眾將領幕僚趕了出去,偌大一個議事廳只剩下他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胡椅上沉思。

心裡輕輕嘆了口氣,侯景決定還是服從高歡的命令,他可是親眼目睹過高歡是如何一步步權傾東魏,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深深讓他折服,更是讓他從骨子裡都畏懼三分,就像侯景之前所言一樣,“高王在,吾不敢有異;王沒,吾不能與鮮卑小兒(高澄)共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