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鄧輔連退數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怎麼可能?外有曹軍精銳再加上孟達將軍的部曲,內有在西城上庸二郡稱霸多年的申家,怎會敗了?還敗的如此之快!
“使君,使君?您快往城頭看看去吧!”
鄧輔連忙披上外衣,離了暖室溫柔鄉登上城頭。
一看之下大驚失色,竟然真的是蜀軍兵臨城下,觀之似有近萬之眾,而房陵才有五百守軍……這可如何是好?
鄧輔雖慌,卻本能的仍不能相信事情是真的,可眼前的部隊也絕無虛假,讓他陷入了矛盾之中。
他強自忍住驚慌上前喝道:“城下何人?爾等欲用計詐我房陵乎?”
關興第一次獨領一軍,還是做這麼大的事情,其實心裡也沒底。
不是怕自己有危險,而是怕誤了軍機大事。
但此刻見這守將如此外強中乾,連喝問都這麼沒氣勢,反而馬上鎮定了下來。
畢竟是關羽之子,度過了最初的緊張後,關興迅速進入了狀態。
“呵。”他冷笑一聲,不屑道,“戰事一起,定然死傷慘重。漢中王及太子仁德,不忍汝軍中士卒枉死,城中百姓受戰亂之苦,才命吾好言相勸,汝卻覺是計?”
鄧輔還沒從驚慌中恢復過來,一時沒有接話。
關興長槊一指,喝道:“叛賊大勢已去!太子只誅首惡,汝若尚存仁心,就勿做徒勞抵抗。如能保全城中百姓與士卒,太子念及於此,定當饒汝一命!切莫執迷不悟,誤人誤己!”
之後關興這一番言語攻勢,卻與孟達所言截然不同。
沒有言語威脅,沒說倘若城破如何如何,依舊將城內百姓視若己方子民,甚至連城內守軍都沒擺在對立的立場。
話裡話外唯獨針對守將鄧輔,你明知大勢已去,若還負隅頑抗,那便是置城內百姓與手下士卒於不顧!
格局高下立判。
只是鄧輔糾結半天,也不信曹軍、申家和孟達在如此優勢之下能敗得這麼快。
徐晃的名聲在此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鄧輔久聞其名,前不久又見過他和他麾下計程車卒,絕非徒有虛名。
“一派胡言!”鄧輔自知此次若降,哪怕不死也不會再有今日這般奢靡的生活了,決定冒死一搏,相信自己的直覺。
“公明將軍征戰多年,今又有此地豪傑與孟達將軍相助,豈會輕易敗於爾等之手!吾從魏王,乃是順天而行,來日正要封侯拜將,豈能中汝歹計,自毀前程?”
說罷鄧輔一揮手:“要攻便攻,否則休要在此聒噪攪人好事,放箭!”
鄧輔最後的反應與決定,看似也和沈忠差不多。
然而周圍士卒聽了他的話,心裡卻不是個滋味兒。
你光記得自己封侯拜將了,話裡話外卻是一個字也不提我們啊……
人家都答應開城後保全大夥兒性命了,伱現在不降,這他娘不是把兄弟們往死路上逼嗎?!
過些日子太子大軍就到了,五百人守城……守你X個XXX啊!
與西城的五百赤星軍不同,房陵城頭上計程車兵們士氣大跌,應付差事般的開弓放箭,別說準頭了,那箭矢甚至軟綿綿的一點力道都沒有。
小孩兒拿彈弓崩出去的石頭子兒都比這威力大。
看著眼前稀稀拉拉的一波箭雨,關興漸漸露出笑意,同樣沒有下令攻城,指揮軍隊在城外安營下寨。
同時撒出斥候時刻盯著築水上游,以及西側通往房陵的陸路要道。
也每日命士卒向城內射勸降信,信中言辭懇切,皆是設身處地為城內軍民著想之語。
信的內容由城中識字之人漸漸傳開,言語如刀,句句扎心。
城內軍民明明人心已散,房陵守軍中一個身強力壯的什長,卻反而暗暗露出一抹欣喜的笑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