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出城

杜讓能當初幫忙說服崔氏停了杜寶珠書齋的課,是因為被杜寶珠拿住了把柄。然而之後他一直忙於公事,極少關心女兒的學業,要領這功勞,實在違背良心。

杜寶珠卻篤定地點點頭:“‘因材施教’的典故是阿耶教的,不過道理卻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為了唬住杜讓能和崔氏,她把鍋全甩給了何萬年:“我看何掌櫃管教店裡夥計的時候,總會安排合適的活給他們,夥計們也總能把事情做好,就覺得這和孔子的話有些吻合,這才有了這樣的感悟。”

她這話說得合情合理,又把功勞給了何掌櫃,杜讓能和崔氏便認為嬌女變懂事全靠何萬年引導,並沒有覺得奇怪,只感慨自己當初挑人的時候走了大運,得了這麼好的人才。

兩人還在感慨,杜寶珠已經出了蕓輝堂,打算去找杜光義。

誰知,她還沒走出蕓輝堂的大門,就被一隻大手拉住胳膊:“嬌嬌兒,你要我做什麼?我保證給你辦得妥妥當當的!”

拉杜寶珠的人長了一雙虎目,越認真就越顯得憨氣十足,正是杜寶珠的大兄,杜光義。

他早就到了蕓輝堂,正要進門的時候,剛好聽見爹孃搖頭苦笑說他不成事。這樣的話,他這些年裡聽過不少,早已習慣了,並不覺得如何痛。

可他卻沒想到,大妹會替他辯解,還一本正經地反過來教育了阿耶阿孃一通。

他知道自己不成器,怕大妹瞧不起他,所以總是忍不住討好這唯一的妹妹。最近大妹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便不好意思往大妹眼前湊,深怕被大妹嫌棄。

這會兒聽見杜寶珠誇他武藝好又會處事,便像是吃了雞血一樣滿腔熱情,誓要將大妹交代的事情做到最好,才不枉大妹替他說話!

“大兄?”杜光義竄出得突然,杜寶珠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一看他這神情,就知道他聽見了剛才的對話。因此臉上便帶了笑容:“這件事可非同一般,我思來想去只有大兄能勝任。”

杜光義下意識挺了挺脊背:“什麼事?”

“大兄附耳過來……”

杜寶珠踮起腳跟附在杜光義耳邊,將自己打算從新安挑些茶樹移栽到京都的事說了一遍:“這茶園的選址十分重要,勞煩大兄多跑些山頭,一定要選一處地勢高些,土地結實的地方……”

若是有心人,比如李傑,聽了杜寶珠的要求,肯定會質疑杜寶珠這到底是要種茶樹還是要做什麼。

不過杜光義既不懂農事,又相信自家大妹,便一點疑心也沒有。掰著指頭記下杜寶珠說的選址要點之後,他就死命拍著胸口道:“這事包在我身上,京都周圍這些山我全部跑一遍,一定挑一個最合適的地方給你!”

杜寶珠知道杜光義的最大優點就是信守承諾,之前新茶鋪的裝修,便是由他監工完成的,驗收時一點錯處也沒有。這次選山頭的事交給他,杜寶珠十分放心,當即咧開白牙:“我相信大兄一定能說到做到!”

得了杜寶珠的信任,杜光義就覺得渾身充滿了用不完的力氣,下午便帶著人往山裡去了。

杜寶珠還得去官衙拿出城的路引,因此到了第二天早晨才得以出行。

進了六月,才剛過卯時,京都的天空就已經徹底透亮。寬闊的大街上,幾個早起的人慢吞吞地走著,帶著幾分睏倦和疲憊。

而靖恭坊北曲的杜府大門口,此時已經排了三輛青布大馬車。

馬車周圍七八個膀大腰圓的粗壯婆子正忙著搬執行禮,還有四五個年輕的婢女扶著一大一小兩位娘子坐上排頭的馬車上:“夫人小心。”

這是崔氏嫁進杜家之後頭一次出遠門,不免有些緊張。剛坐進車裡一會兒,便把婢女叫過來好幾回:“被褥帶了麼?”“碗筷茶具帶了麼?”“治頭疼腦熱的藥飲子帶了麼?”

不光她如此,來送別的杜讓能也是如此,一會兒的功夫撩開門簾七八回:“嬌嬌兒,雖說這些鏢師都是跑慣了新安的,但也不能全聽他們的。你可替你娘注意著些,有什麼不對趕緊跑!”“這是藥行買來的蒙·汗·藥,你們娘兩在手帕裡藏些。”

唐代流行,杜讓能聽過不少豪俠江湖的故事,一直沒機會親身試驗。這次杜寶珠和崔氏出門,他便把他從說書人聽來的經驗全用上了。

“阿耶……”杜寶珠被這兩口子弄得哭笑不得,終於忍不住開口攔下兩人:“放心吧,我心裡都有數。該帶的東西,我早讓聞喜清點過了,都在後面馬車上裝著呢。”

崔氏還是有些擔憂:“聽說南邊又有災荒,路上不知道會不會被衝撞,要不咱們再多帶幾個家丁吧。”

杜寶珠還要夾帶一個宋文出城,本該希望人越多越好。可這會兒,她卻不住的搖頭:“阿孃,您往外瞧瞧,這已經二十多個人了。再多,咱們還走不走了?”

若是她獨自出行,快馬加鞭四天就能跑個來回。現在帶上崔氏,只能坐馬車,已經夠慢的了,還要再加人的話,只怕五天都還到不了新安。

好說歹說安撫住崔氏,聞喜也回來報信:“小娘子,行李都裝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