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侯生性粗獷豪放,確實比那迂腐至極的燕公要好相處的多,也難怪龐涓對趙成侯的好感比燕文公要濃厚的多。”見到趙成侯如此粗獷豪放不拘一格,秦風也是在心中對趙成侯升起了好感,比燕文公要好得多。
“再大的套子,也套不住趙國的二十萬鐵甲騎士。”龐涓微微一笑。
“說得好!趙種相信實力,素來不怕別個套子。知趙仲者,上將軍也!”趙成侯粗獷大笑,趙成侯對於趙國的實力還是頗有信心的,即便趙國並不是天下第一強國,但那等實力依舊是極為強悍的。
龐涓聞言心中升起一絲感激,隨即飛快地掩飾住。論內心中的真實感情,龐涓對於趙成侯是敬佩加上讚賞的。只是此乃戰國大爭之世,他作為魏國上將軍,私人感情是要放在一邊的,一切以國事為重。“我卻要說,知龐涓者,趙侯也。”不過即便如此,龐涓還是說道。
“啊哈哈哈哈哈,哪不成猩猩惜猩猩了?”趙成侯聽到龐涓的話,又是笑了一陣。
龐涓也大笑一陣,一躍跳上軺車,“趙侯先行,龐涓陪送行轅。”
趙成侯一捋連鬢大鬍鬚,轉頭向後一努嘴笑道:“還有比趙種厲害的呢,上將軍等著迎接人家吧,你我就免了虛套,我自走了。”
“此等君主,確實應當有大作為。”秦風在護衛叢中遙遙看著,心中有著讚賞。
龐涓慨然拱手,“若蒙趙侯不棄,龐涓來生做趙國將軍。”
趙種詭秘的一笑,“來生?趙國只缺耕夫,不要將軍了。走!”一跺腳,車馬大隊隆隆駛進行轅。
陡然,龐涓清晰的嗅到了深藏於趙種心中的那個遠大目標——統一天下,放馬南山!瞬息之間,龐涓一陣衝動,竟覺得自己錯投了魏國。
悠悠思忖,又噴然哂笑,趙國連身邊的一個小小中山國都拿不下,統一天下豈非痴人說夢?豪氣是一回事兒,實力又是一回事兒,自己一以貫之的精神怎麼會被趙種的豪氣衝得走了形?
遠處的秦風也被趙成侯這種霸氣震驚了一下,區區趙國,區區趙侯,就有吞吐天下之志,既然如此,秦國也該當有此志向才對。
“嬴渠梁,定然不輸趙成侯。”秦風心中想著。
“稟報特使大人,齊王車駕已入三箭之地。”主書高聲報告。
“齊王!”秦風聞言,心中陡然一震。齊國乃是與魏國並雄的大國之一,而齊威王也是齊國極為強大鐵腕的一任君王。
龐涓精神一振,他已經看見迎面而來的紫色大旗上的“齊”字了,立即高聲命令,“一箭之地,迎接齊王。”話方落點,訓練有素的馭手絲韁一抖,三匹火紅色良馬已碎步走蹄輕快馳出。
第四位到達的是齊威王,叫田因齊,是田氏齊國的第六代君主。
他年齡不到三十歲,即位剛剛兩年,卻已經是令天下刮目相看的英主。在兩年的時間裡,田因齊整頓吏治、減少賦稅、召賢用能、興辦學宮,齊國一片生機勃勃;又南卻強楚,西退燕趙,宣佈稱王,竟使齊國陡然間聲威大振。
龐涓對齊國的事態非常關注也非常瞭解,他很是佩服這個年輕君主的霹靂手段,驚歎為天賦奇才。
在七大戰國中,楚國春秋初期就已經稱王,魏國是八年前稱王,而齊國則就是這位年輕君主即位一年宣佈稱王的。
這樣,天下就有了四個王國:名存實亡的中央王國——周,以及三個諸侯王國——楚魏齊。齊威王敢於大膽稱王,無疑向天下宣示了齊國敢於抗衡天下的信心和決心。
龐涓作為即將統一天下的魏國上將軍,其實內心最沒底的就是這個齊國。
齊國遠處大海之濱,土地肥沃,民風強悍,非但湧現了孫武這樣的兵學世家,且近年來又文風大盛、工商業昌隆,臨淄已經成為僅次於大梁的商業大都會,號稱“齊市”。
目下,又出了這樣一個大有作為的國王,要消滅齊國真是心中沒底。
但歸根結底,龐涓也並不看好齊國。齊國田氏的立國根基遠遠沒有魏國牢靠。
魏氏歷經百餘年流血爭奪,才和韓趙兩族共同瓜分了晉國,其後又變法改制,軍民一統,如臂使指。
齊國則不然,田氏主要靠上層篡奪殺戮之方式奪得姜齊政權,舊貴族盤根錯節勢力極大,田氏在齊國執政後又沒有徹底變法改制,世族封地的勢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堅實可靠。
對於這樣一個大國,龐涓提出的策略是“重和輕戰,靜觀待變”,期待齊國出現戰國屢見不鮮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大起大落,其時一鼓擊之,天下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