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

現實是,美國、島國等發達國家擁有全球71%以上的水稻基因專利,90%以上的玉米基因專利,80%以上的小麥基因和75%以上的棉花基因的專利,我國基因專利數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而且我們克隆的基因絕大多數屬於有專利的無價值,有價值的沒有專利。

為誘使我們上鉤,在研發階段,西方並不會急於強調智慧財產權問題,但是一旦大規模商業化,外方必定會公開向我們提出基因專利和智慧財產權問題,將我們套牢,使我們長期受制於人。

文老聽完後,臉色有些嚴肅了:“那麼,嘉穀有怎麼計劃?”

齊政精煉道:“我們是希望聯合國內的科研機構,將轉基因技術研究領域拓展。研究種類由農作物到微生物、能源作物等;目標性狀也從單一的抗蟲、耐除草劑向抗旱、養分高效利用等更多方向拓展……”

曾幾何時,轉基因似乎成了農產品的代名詞,提起轉基因,人們就會想到水稻、小麥、玉米等等。

但事實上,轉基因技術如果不是應用於入口的食品上,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你們見過有誰質疑轉基因棉花?

嘉穀推動的轉基因技術研究,在農作物上更多是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積累,真要說產業化,還遙遙無期;但在高效工程菌(譬如有機肥發酵菌)、能源植物上,就有望提前實現產業化了。

齊政知道,要想真正打動文老,你不能和他聊科研的重要性,也不能聊研究的先進性,更不能聊努力奮鬥和熱血——這些東西,任何一家科研機構的負責人都能比齊政說得好聽一百倍!

齊政得聊嘉穀所獨有的東西,比如說,產業化推廣。

齊政認真地說道:“嘉穀希望主導這次農業科研聯合攻關,是因為嘉穀在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推廣上,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安委會的蔣主任補充了一句:“從國外轉基因產業發展的脈絡可以看到,轉基因產品的成功推開,也離不開公司化運作。”

文老有所明瞭,笑道:“嘉穀很有信心啊。”

齊政笑了笑,如果擁有靈陣的自己都沒信心,也沒人敢說有信心了:“是,其實不僅僅是轉基因,在作物高光效育種、農業新材料、農情資訊智慧獲取等領域上,我們都有信心推動突破併產生效益。”

“這是我想說的第二件事了。對於這些核心關鍵的研究投入,單靠嘉穀是力有未逮的。所以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投入,能給我們的聯合攻關計劃較穩定的支援。嗯,我知道這麼說可能有些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我看不見得!”文老突然擺手說道。

“要說嘉穀為了錢,現在嘉穀賺錢也不少了,而且拿去搞房地產一類可能更賺錢,何苦要在苦哈哈的科研領域投入?”文老也是放開了話題。

國糧集團至今的一大盈利點,都是房地產。相比之下,嘉穀集團此舉殊為難得。

國內科研單位就搞科研,基本不參與生產和市場營銷;而很多企業只做生產、銷售環節,沒有考慮產業升級;這種科研與產業分割的狀況是今天才出現的嗎?

很顯然不是。

但只有嘉穀敢提出整合的計劃。

他有些激動地說道:“我知道,嘉穀此舉是想做一個產業領導者、整合者。這是不自量力嗎?不,這是好事,像嘉穀這樣有雄心的農業公司,在國內實在是太少了,農業領域也太需要一個有實力的產業整合者了!”

齊政都愣住了,文老這是,直接表示了支援?

一邊的安委會蔣主任更是萬分羨慕地看著齊政,知道文老對嘉穀看重,想不到會如此看重。文老對嘉穀的期待,可謂是對一家企業最好的祝福了。

文老想了想,對蔣主任說道:“在世界各國以轉基因為核心的生物技術競技中,中國不能中途掉隊。對於嘉穀的轉基因研發專案,要在各方面提供最大的支援。”

蔣主任忙不迭地應下。

文老再轉過頭,對齊政說道:“嘉穀要搞農業科研聯合攻關,我是支援的。你說的希望加大國家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投入,嗯,也很有必要。這樣,嘉穀先遞交相關提案,還要徵求各方意見。不過,想來你能得償所願的。”

齊政也沒想到會這麼順利。

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其實真的只是前期彙報而已。要說尋求文老的支援,那肯定有這樣的意思;但要說當場得到文老的承諾,齊政並不敢想。

齊政作為一家大企業的領導人,做決定前尚且要考慮再三;作為國家領導人,文老做出的決定,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他就是痛快地表示了對嘉穀的支援,而且還是正式給出了承諾。

除了嘉穀此舉極為符合他的期待,齊政想不到更多的理由了。

齊政握了握拳,腦裡突然閃過一句話: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