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予淮拼盡全力,鍾藜卻連一句話都不說。
有一天,鍾老爺子向自己袒露心聲。
他才知道鍾藜以前是多麼優秀的人,這麼小的年紀便遠超同齡人。
她是鍾家的明珠,也是鍾家的驕傲。
父母離世後,她變得沉默寡言,把自己的情緒全部藏匿起來,任誰都無法窺探。
鍾予淮心裡欽佩,卻也對她感到惋惜。
幾個月後,鍾藜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全身發抖、淚失禁,毫無預兆地顯露出害怕的情緒。
鍾老爺子連忙帶她去看病,確診了抑鬱症。
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治療,總算穩定了下來,卻還是不肯說話。
為了避免鍾藜受到刺激,鍾老爺子索性避免她接觸外界,學習也由家教負責。
十六歲那年,到了上高中的年紀。
鍾老爺子本想繼續讓鍾藜在家學習。
畢業證而已,他們鍾家的女兒也不依賴那種東西。
卻被鍾藜拒絕了。
她不說話,拿起紙筆,向鍾老爺子表達自己想像平常人一樣的心。
鍾老爺子寵孫女,彼時發病頻率降低,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她,卻有一個條件——一個月的時間,如果鍾藜能在學校堅持一個月,他便同意;若是不能,就得回家。
兩個多月沒有請假,其間少不了鍾老爺子對學校及老師的關照。
呆的時間長了,請假次數也越來越多。
鍾老爺子多次勸鍾藜退學,後者都不答應,為此爺孫倆還鬧翻了幾次。
為了照顧孫女的情緒,鍾老爺子退步,尊重她的意願。
六年到現在,十二年的時間。
每過一年,鍾予淮都會感到慶幸——他的妹妹,又堅強了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