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四章 科舉初試

原本在眾臣看來,只是一場比較新穎之考試,卻在長安城中匯聚瞭如此多之人。

長安令魏銘不得不派長安令署中之軍卒盡皆來安定長安之秩序,後來見人手不夠,便也只得上報給了內史康寧,令內史定奪之。

內史康寧見此,也是驚異之,這科舉竟然能吸引如此多之人。

然長安秩序之安定是異常重要之事,若是長安城中出了什麼亂子,隨時都會為天子知之。

到時自己便是自身難保之,因此,內史一接到長安令之報備,便立即將內史府中之軍卒小吏派出去,安定此時已沸沸揚揚之長安。

後來,見來人越來越多,康寧便也只得選擇一最下下之策,向天子劉啟上奏,請陛下派人穩定長安之局面。

向天子上奏此事,便是向天子承認自己之無能,連安定長安之秩序都安定不下來,還有何顏面做這京畿內史之地最高之官。

不過康盛自然也是提前權衡瞭如此為之之利弊,還是最終決定上奏之。

在天子劉啟看來,劉榮這科舉之策此時還十分稚嫩之,原本是想要劉榮自己先去折騰一番,若是折騰出了什麼名堂來,自己便親自出來摘桃,若是不成,也不是什麼大事。

當接到康寧之奏報,天子劉啟這才注意到,想不到這科舉竟有如此大之吸引力,若是在朝廷整個漢家推行這科舉,那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考之。

不過,天子劉啟還是迅速冷靜了下來,來考科舉之人數多,也並不一定就能吸引到人才。

不過天子劉啟還是親自下召,命湯武調南軍士卒三千,協助康寧穩定長安之秩序。

……………………………………………………………………

然到了這考科舉初試之當日,在整個長安設立的數個考點之中,便是聚集了眾多之人。

汲黯、主父偃與張湯三人,劉榮雖是令其到參與此事,卻是未令他們三人之中任何一個做考科舉之考官,而是令其從旁協助之。

劉榮可是清楚的很,這三人在學術之上,是太過於執拗,惡憎分明之。

汲黯此人是除了黃老之學,別的學派是一概看不上,而主父偃早在齊地之時,便是飽受那些個儒士之欺辱,看不起他這先學縱橫,而後又改學齊地盛行之儒學的半吊子,若是令其做了考官,不用問,其也會給學儒之人下絆子。

而張湯那便更不用說了,學法之人,從漢家建國伊始,便是如過街老鼠一般,從來沒做過一天好日子。

然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盛行之學派學說,其內部定然會出現分列,爭端,而越是衰落之學派其內部便是越團結,讓張湯做考官,其定會想方設法的令法家之士子透過初期。

固此,這三人,劉榮才會一人也未用之,而所用之考官,皆是賈誼與晁錯所選之其署中之屬官。

早在前日,賈誼與晁錯商量過後,便先命人在長安城中張貼告示,欲參與科舉之人,當先到長安之中任一考點提前報名,報名時間為兩日,待考科舉之當日依據報名之順序,分批次考之。

而遠住在長安郊外之司馬相如,原本是在其所住之房舍之中苦讀漢律,然對於司馬相如來說,做賦寫策論,非是難事,但其是全然不通漢律,固此,自然是要讀之。

然司馬相如原還是想著,待到考科舉之日,早早去之,便可,卻不要讓還要提前報名。在其聽聞還要報名之事時,已距離報名完結不過兩三個時辰,司馬相如便是向瘋了一般乘車駕入長安而去。

當其趕到離得最近之考點之時,距離報名結束已不過半個時辰,停下馬車,司馬相如是長嘆一聲,“上天不負我矣,總算是趕上了”。

然就在此時,令一架馬車也是趕到了此處,一一身儒士打扮之人立即便是下了馬車,喘著粗氣道:“總算是趕上了,趕上了”。

司馬相如見眼前之人,雖是此時看上去有些狼狽之,但其年歲不大,卻是氣度非凡之,固此便是一拱手笑道:“足下亦是要參考此次之科舉之?”。

聞此言,這儒生才轉頭過來看到朝自己拱手行禮的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