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8章 大戰陰雲(一)

不過因為日軍之前在衡陽損失太大,就影響了日軍在湖南的軍事行動。

這也是為什麼日軍第23軍明明都到柳州附近了,也沒有對柳州發起全面進攻,就是擔心孤軍深入,被中國軍隊包圍。

若是第11軍和20軍在湖南發起作戰,肯定就能牽制大量中國軍隊,第23軍的行動阻力才不會那麼大。

日軍第11軍和20軍原計劃是10月上旬就發起攻勢,結果拖到了10月下旬。

因為兵力補充和補給問題耽擱了。

其實到10月下旬,日軍的補給問題也沒解決,只是解決了兵力問題。

因為這一次,日軍第11軍和20軍要同時進攻。

按照兩個軍各自要求,第11軍需要1萬噸物資,第20軍需要6000噸物資,總共就是1.6萬噸物資。

實際上到10月下旬,運到長沙的軍事物資也不到一萬噸。

很簡單,制空權在中國空軍手中。

哪怕是日軍透過水運和陸運同時進行,一個月也無法向長沙運送五千噸軍事物資。

別看一艘輪船一次性可以運輸數百、上千噸物資,但不安全。

中國空軍每天都有飛機在長沙至岳陽的湘江下游以及岳陽至漢口的長江上空和兩岸巡邏。

日軍根本就沒法反制。

因為中國空軍除了發起的三次規模空襲,小規模的空襲隔一兩天就有。

到現在,日軍在漢口和長沙的機場都沒幾架飛機,相當於是完全丟了制空權。

這種情況下,日軍運送的物資損失率高的嚇人。

但日軍還是在想辦法克服,自然就是晚上運輸。

這樣一來,安全係數是高了,但是運輸效率下降了。

但也沒辦法的事。

除此之外,日軍也在長沙、湘潭、岳陽等地搜刮各種可用的物資。

這些主要是糧食等,除了維持這規模龐大駐軍的日常消耗,也能減少後勤補給線的壓力。

於是拖到10月22日,也就是史笛葳調離的第三天,準備了兩個月的日軍第11軍終於開始了行動。

第一槍由作為生力軍的日軍第37師團率先打響,直接從湘潭出發,向國軍第79軍第98師駐守的湘鄉發起進攻。

同時116師團充當輔助部隊,從寧鄉向南發起進攻,意圖從北面進攻婁底。

116師團在衡陽一戰損失慘重,主力基本沒有逃出來。

雖然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日軍透過抽調多方兵力把116師團的兵員補充齊了。

但是116師團的戰鬥力卻是大幅下滑,作為主力肯定不行了。

因此就從20軍調來,劃歸11軍麾下,作為二線部隊使用。

面對日軍兩個師團的夾擊,79軍敗的很快。

因為衡陽一戰後,79軍的兵力其實並沒有補充完成,就連第10軍此時也是如此。

在兵役制度上,國軍趕日軍真的是差遠了。

因此在23日晚,98師堅守兩天不到就丟了湘鄉。

24日,98師本想向婁底靠近,結果卻得知婁底丟了。

98師只能向雙峰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