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三 妙賞 四十四、太后賜婚?

皇太后褚蒜子把一應宿衛中兵全部留在山門外,只帶了兩名女侍中、兩名內監,在會稽王司馬昱、尚書僕射王彪之、中領軍桓秘、長老竺法汰等人的陪同下進入瓦官寺,徑上大雄寶殿禮佛,然後參觀東西壁畫,先看顧愷之的維摩詰像,讚歎不已,聽長老竺法汰稟報了先前點睛開光之事,褚太后微笑道:“未亡人來晚了一步,沒有看到維摩詰菩薩點睛開光的盛況,顧家郎君還在否,請來一見。”一面命身邊內侍記下,她也佈施十萬錢,明日送來。

曇壹即去請顧愷之上殿,顧愷之見到褚太后,正待行叩拜大禮,褚太后止住道:“寺中只拜佛祖。”因問繪製壁畫的經過,顧愷之便說了一個半月來與陳操之二人在此辛勤作畫的經過,又說這壁畫的寶幢、瓔珞、鮮花、祥雲等器物皆出於陸氏與張氏兩位女郎之手——

顧、張二氏聯姻也是大事,褚太后是知道的,而陳操之與陸氏女郎的情事更是早兩年便傳遍了建康,褚太后雖居深宮,也有耳聞,便道:“請陳郎君,還有陸氏、張氏兩位小娘子都來相見。”

陸葳蕤聽到褚太后召見她與陳操之,羞得連脖頸都紅了,張彤雲倒不羞縮,因為她與顧愷之已有婚約。

褚太后亦不要陳操之、陸葳蕤、張彤雲三人行叩拜禮,只作揖、萬福,這位東晉一朝最有權勢的婦人含笑打量這兩對青年男女,男的俊逸清朗,女的婉孌嬌美,尤其是陳操之與陸葳蕤,真如一對璧人,看著都讓人賞心悅目,褚蒜子有心想成全這一樁姻緣,佛殿賜婚豈不是一段佳話,但這念頭一起就被按下,江東士族本來就對司馬皇族不甚尊崇,陸始強烈反對陸葳蕤下嫁陳操之是盡人皆知之事,要賜婚那也得皇權足夠強大才行,永嘉南渡以來,皇室一直受制於門閥,褚太后臨朝稱制,更是深切感受來自姑孰桓溫的壓力,政令難行,她哪裡會行此賜婚的荒唐事,只是各賜陳操之四人白璧一雙、絹五十匹。

顧愷之微感失望,他說壁畫是由陸、張二女郎相助完成的,就是期盼崇信佛教的褚太后能為子重與陸葳蕤的婚事說上一句話,如此子重與陸葳蕤的婚姻就更有望一些,不料褚太后只是賜些絹帛。

皇太后褚蒜子又去觀覽西壁的八部天龍像,聽陳操之向她講解八部眾生的來歷和故事,甚感新奇。

禮佛觀畫畢,褚太后又聽竺法汰宣講了一段《放光般若經》的經義,然後到藥師殿、孔雀明王殿隨喜,褚太后沒讓陳操之等人退下,陳操之、顧愷之、陸葳蕤、張彤雲就只有跟隨以奉應對。

會稽王司馬昱對陳操之道:“操之,聽聞今日你將與人在這瓦官寺辯難,本王極想旁聽,看誰能辯得過你!”

陳操之心道:“怎麼連會稽王都知道這事了!”含笑道:“是友人之間的辨析義理,豈敢辱大王清聽。”

褚太后問:“辯難者誰?”

陳操之道:“稟太后,是臣的好友上虞祝榭祝英臺。”陳操之雖未實授官職,但既列九品官人,稱臣亦無不可。

會稽王司馬昱解釋道:“太后,那祝英臺是新近嶄露頭角的青年俊才,乃陳郡謝氏遠親,在三月三上巳節天闕山雅集上辨析莊子逍遙論、展示詩才和書法,讓王逸少諸人大為驚歎,又發豪言,要辯難勝謝氏女郎而迎娶之,此事轟動建康,那祝英臺還有言在先,若有人能辯難勝他,他便歸隱東山、終生不娶。”

“哦,還有這等事!”褚太后頗感驚奇,陸氏女郎與謝氏女郎的婚姻是建康城中上至皇室高門、下至庶族平民津津樂道的話題,褚太后也知道謝氏女郎清談擇婿之事,兩年來無人能在辯難上勝過那謝氏女郎,現在聽到祝英臺豪言要娶謝道韞,褚太后不免有些好奇,要看看這個祝英臺是何等人物,敢如此大言!又想:“近來奇事頗多,陳操之想娶陸氏女郎鬧得沸沸揚揚,現在又來一個祝英臺要高攀謝氏女郎,倒要看看這兩樁姻緣到底有何結果!”

褚太后便對會稽王司馬昱道:“王叔,未亡人亦想旁聽陳、祝兩位郎君清談,不知可否?”

會稽王司馬昱忙道:“太后要聽清談有何不可,這是對陳操之、祝英臺的恩寵。”

陳操之躬身道:“太后、大王,臣與祝英臺乃是同學友人,若此次辯難會影響其婚姻前程,臣則不敢與其辯難。”

褚太后笑道:“的確太苛,這等賢才,豈能因一場辯難而老守山林。”即召祝英臺來相見。

褚太后、會稽王見到梁冠襦衫、文弱秀美的謝道韞款款而來、從容行禮,都暗暗點頭,覺得祝英臺容止風儀皆是上品,而且這種文弱之美比之陳操之的俊朗清拔更符合晉人的審美觀,《世說新語》稱衛玠“風神秀逸,身體羸弱”,晉人很欣賞這種病態美,嵇康打鐵的陽剛之美少有人稱道,陳操之二月入建康,萬人爭看,認為是衛玠復生,但據後來風議,還是認為陳操之容止風度略遜衛玠,無他,只因為陳操之未被看殺,縱不被看殺,至少也得臥病數日吧——

待謝道韞行禮畢,會稽王司馬昱便說了皇太后要旁聽辯難,並由司徒府出絹三百匹嘉獎辯難之勝者,其時絹一匹約值六百錢,三百匹絹就是十八萬錢,而辯難之負者不許提諸如歸隱、不娶之事,因為這樣有違清談妙賞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