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水軍集中在荊襄一帶,在姑孰只有三千水軍,約兩百艘大小戰船,其中桓溫的座船是新式樓船,高四層,長兩百尺,可載數百人,三桅、五帆、一百二十槳,航甚快,但據陳操之瞭解到的,此時的造船業尚未採用水密艙技術,大船抵禦風浪和攻擊的能力較差,不過陳操之沒打算建議桓溫以後造船採用水密艙新技術,對桓溫他也要有所保留,不能把自己不多的而且切實可行的一些後世知識和盤托出,獻《強軍策》是為了對付北朝,水軍則不急。
陳操之對水軍戰術不甚瞭解,跟隨桓溫在大船艏樓上看艨艟往來、旌旗招展、吶喊聲聲,西府水軍各類戰艦齊全,有裝有大型拍竿可以朝敵方戰船拋擲巨大石塊和釘板的戰艦,也有用於火攻的火船,軍容甚盛。
午時,水軍演習畢,桓溫乃回城,素服臨東門,為皇帝司馬丕哀。
因為皇帝駕崩,桓溫必然心有所繫,陳操之和謝玄就沒有把《強軍策》呈上,過兩日再呈遞不遲。
每隔半日,郗就會派快馬向桓溫報告建康最新訊息,端午日傍晚傳來的訊息說,皇后王氏同日崩於西堂,因為王皇后與皇帝司馬丕一同餌食長生不老藥。
端午次日一早,建康信使再次來報,因皇帝司馬丕無嗣,皇太后褚蒜子下詔以琅琊王司馬奕承繼大統,端午日,以大司徒司馬昱為的百官迎司馬奕於琅琊王第,是日,司馬奕即位皇帝位,大赦。
兩年時間死了兩個皇帝,皇帝還來不及扶植自己的親信,就駕崩了,東晉的皇權衰微莫此為甚,桓溫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上疏表奏徵西參軍郗為中書侍郎、荊州刺史桓豁監荊、揚、雍諸軍事、江州刺史桓衝監江州八郡諸軍事,並假節——
新君初立,桓溫勢大,這奏章自無不透過之理,桓溫對其弟桓秘不放心,認為桓秘太粗疏,所以要派郗坐鎮臺城,中書侍郎雖是中書省的五品副官,但因為郗是桓溫的代言人,而且郗又極有才幹,此後朝政可以說是掌握在桓溫手裡了。
五月初八,謝玄、陳操之將《強軍策》呈於桓溫,桓溫覽罷大喜,若能製造出更為鋒利耐用的兵器,那他下次北伐就更有勝算了,只是鐵礦主要產於北地,江淮沒有上好的鐵礦——
陳操之道:“吾師稚川先生早年採藥煉丹,踏遍江淮諸州郡,在武昌以東百里處的幕阜山一帶,現有很好的鐵礦,大司馬可多善於擇礦之人往那一帶尋訪,必有所獲。”
桓溫命書記袁宏將此事記下,傳書荊州刺史桓豁,讓其多派人手往武昌以東百里處查探鐵礦,若有,就儘快軍民開採,又讓陳操之遣人去錢唐徵來德聽用,讓來德為軍府製造風箱,將授來德軍職,不以百工匠人身份服役——
對謝玄和陳操之,桓溫各賞絹五百匹,待新軍械練成,另行升遷。
至於“甲騎具裝”的重騎兵,桓溫覺得難以組建,因為東晉缺馬,裝備重鎧則馬匹不堪重負,而且桓溫以為鮮卑騎兵並沒有多麼強大,他的步兵完全能戰勝之,三年前慕容垂的妻弟段思來降,桓溫授其越騎校尉之職,專為西府訓練騎兵,段思也認為東晉不能裝備甲騎具裝,主要原因就是缺馬。
陳操之道:“待新軍械練成,最精良的留作已用,稍劣的用以向苻秦換取馬匹,苻秦要對抗慕容燕,也是需要精良軍械的。”
桓溫哈哈大笑:“最精良的留作已用——陳掾此言大善,且待第一批新軍械打造出來後再議。”
這日桓溫心情甚好,留謝玄、陳操之二人晚宴,因是國喪期間,禁食葷腥,疏食而已,席間桓溫忽道:“陳掾妙解音律,桓野王亦極推許,我有一小妾,前日曾在郗嘉賓寓所得聞你豎笛曲,想向陳掾學笛,不知陳掾意下如何?”
謝玄目視陳操之,眉頭微皺。
陳操之淡然道:“大司馬明鑑,操之在建康吹笛,作畫、圍棋,無所不可,既入西府,這些就暫置一邊,建言獻策,一心為國家出力,我並非樂師,如何能教大司馬女眷音律,望大司馬莫以遊藝之人待我!”
桓溫肅然改容,說道:“操之,國士也,溫何敢輕視,此事再也休提。”
從將軍府出來,謝玄道:“子重拒絕得極是,若這個慕名來要聽曲、那個慕名來要投師,你成何人了!而且李靜姝美豔至極,若她向你學笛,對子重修心養性的功夫也是大考驗,沒這必要對吧,能避則避。”
陳操之微微一笑,說道:“惹不起,躲得起。”
……
國喪期間,諸事從簡,陳操之、謝玄這些幕僚也無甚公務,很是悠閒,端午後天氣晴熱,陳操之和謝玄每日黃昏騎馬出姑孰城,沿姑孰溪逆流而上,至偏僻處,下水游泳,陳操之前世水性極佳,現在稍一溫習,就如魚得水了。
冉盛別的事都膽大,卻就是不敢下水,惹得謝玄大笑。
姑孰溪水清澈,水流平緩,這一河段兩岸密柳成牆,河水最深處不過六尺,正是游泳之好去處,陳操之在清涼的溪水裡暢遊小半個時辰,上岸後坐於臥牛石上吹一支豎笛曲,然後在薄薄暮色下策馬回城,軍府的日子也是如此休閒。
五月十二日傍晚,陳操之騎著棗紅大馬“紫電”、冉盛騎大白馬,邀謝玄出城去姑孰溪游水,到謝玄的寓所一問,其屬吏卻道謝玄去子城公幹未回,陳操之便與冉盛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