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嘯父覺得今日不知怎麼一回事,心浮氣躁,話一出口就落下風,根本不是辯難的氣氛,感覺有點混亂,便想先理理頭緒,道:“願聽陳左監高見。”
陳操之今日不是來辯難的。正是要來對會稽學子講學的,當即從立志修身開講,亦儒亦玄,旁徵博引,重點闡述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乃心之體、有善有惡乃意之動、知善知惡為有良知、為善去惡當在格物。”王陽明的這四句教本來就是針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提出的,要把這些全部收攝融通於良知心體之中
王陽明的心學與魏晉玄學頗有共通之處,在座的都是年輕學子,對講究獨特個性和精神自由的玄學本來就比對儒學感興趣,這時聽陳操之關於名教與自然小良知與天理之辯,都是聽得入神,有豁然開朗之感1更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此心即理,個性張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原來如此重要、應該可以揮更大的作用
會稽郡博士虞約聽得是頭暈腦脹。感覺陳操之這是歪理邪說,但又無從辯駁起,陳操之所說的與正始玄學又頗有不同
虞嘯父則是既驚且佩小能成一家之言的都是高才大賢,陳操之與他年齡相仿,卻能說出這樣看似離經叛道、卻又震聾憤的長篇大論,絕對是心靈的震撼。
在座的會稽學子就陳操之方才的“良知說”紛紛向陳操之問請教,陳操之一一答之,從容不迫。風度之佳、辨析之精,虞嘯父自嘆。
謝道韞也是目不轉睛看著陳操之小目光滿是歆慕和讚賞,這樣的男子怎讓人不傾心!
這次辯論兼講學從上午正辰時直至午後未時初,會稽郡學的七十餘名學子絕大多數被陳操之的思辨才學折服,聽君一席話1勝讀十年書啊。
陳操之、謝道韞下山回城時,那些學子殷殷相送,更請陳操之有暇再來講學
虞約立在學舍前的古松下。目送陳操之、謝道韞二人遠去,問身邊的虞嘯父:“陳操之何許人也?”
虞嘯父道:“罕有的奇才!”又道:“方才陳操之對小侄說欲赴餘姚拜訪我七叔父,我也想看看七叔父對陳操之會如何品議?”
虞約道:“七兄憎厭玄虛,恐不待見陳操之。”
虞嘯父道:“這就要看陳操之的辯才了,他要厲行土斷,總要見我七叔父的。”
回到郡驛,謝道韞問道:“子重明日要赴餘姚是嗎?我就不去了,我要回東山一趟,我已有三年未曾到父母墳前祭拜了。”
陳操之道:“我隨英臺兄一道去祭拜吧。
謝道韞遲疑了一下,說道:“不必了,我祭拜令慈,那是因為我曾見過令慈,感其慈愛,而子重就不必拘禮了。”
陳操之知道謝道韞男裝出仕。東山謝氏莊園裡的人還是要瞞著的,便道:“那好,待我從餘姚回來再去東山與你一道回山陰吧,我在東山口曹娥亭等你。”
謝道韞兵頭道:“好又道:“虞預通經史,應不難說服。”
陳操之笑道:“沒有英子兄同往,我自感膽氣不壯。”
謝道韞莞爾一笑,問了一聲:“是嗎?”未再多言。
十月二十四日,就在陳操之準備啟程去餘姚拜訪虞預之時,建康有緊急文書送到會稽郡。
月票雙倍活動還有最後一天半,請吧,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