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半,林奇剛剛關閉了電視。
他不是很喜歡看電視,但也不會拒絕看電視。
聯邦電視臺播放的節目歷來都以“大膽”著稱,當然這個大膽是有所保留的,但這並不妨礙林奇給它同樣的評論。
隨著戰爭的開始到爆發已經有差不多三年的時間了,這三年的時間裡聯邦經歷了很多糟糕的事情。
根據非官方的統計,有大約二十萬左右計程車兵軍籍被登出,這些人可能都死在了戰場上。
人們不經常討論這些。
不像蓋弗拉人那樣總是把這些問題掛在嘴邊,相較於蓋弗拉本島擁擠的生存空間和更復雜的生存環境。
聯邦政府在鼓勵生育的同時,人們也願意多生。
孩子多了總會長大,只要長大,就能幹活養家。
人們的願望和想法總是很樸素,一個人幹活和十個人一起幹活,每個月能夠得到的收益是完全不同的!
這也是為什麼聯邦到現在還存在很多類似報頭那樣的角色,他們的存在也反映出聯邦社會的有一種現象、加上聯邦政府只禁止了十歲以下的兒童工作,對十歲以上的兒童並沒有作出太多的限制,只是規定了工作時間。
所以大多數聯邦家庭,特別是中下層,都願意生得更多!
剛才林奇看的電視節目內容就是反映這樣一件事。
受採訪的是一名五十七歲的本土聯邦土著,聯邦土著說的是聯邦人,土著才是那些原住民。
這位聯邦老人有七個孩子,他的第一任妻子給了他三個孩子,然後那個可憐的女人死在了生產上。
他娶了第二任妻子,然後第二任妻子給了他四個孩子,後來因為傳染病死在了醫院門口的小花園裡。
之所以請他上節目,並不是因為聯邦的電視臺想要讓他告訴聯邦人,自己能多生孩子有什麼秘訣,雖然有些人一定會對這個秘密感興趣。
更多的,是希望他談一談他已經陣亡的三個兒子。
他一共有五個男孩和兩個女孩,其中的三個男孩已經在納加利爾戰場上犧牲,聯邦軍方的撫卹金也送到了他的手中。
同時他現存的最小的兒子,說是男孩,其實也有二十一歲了,不久之前才完成了入伍的體驗。
聯邦軍方想要把他塑造成為一個類似默默無聞為聯邦付出的英雄們的父親,但很顯然媒體的觀察角度不太一樣。
也就有了這樣一期節目。
電視臺的本意並不一定是要和聯邦軍方唱反調,可能是想要突出戰爭的殘酷,或者趨於其他什麼目的,但顯然,他們沒做到。
主持人在節目中問老人一個問題,“你已經犧牲了三個孩子,我認為你和你的家庭,已經比絕大多數聯邦的家庭付出得更多,也做得更好了。”
“為什麼伱還要送第四個孩子上戰場,是因為你內心中的責任感,還是危機感?”
這個問題很嚴肅,很有深刻的內涵,但是老人的回答弄砸了這個問題。
“他們承諾我,……入伍之後會按照軍官的標準進行培養,我希望我們家裡能出現一名軍官。”
老人的回答很樸實,“如果他能活下來,這對我們的家庭來說將會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
“你知道,有時候你總會遇到一些麻煩,如果他能成功,我們就有了避免麻煩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