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2章蒙古第一聖刀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無法搜尋到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書海閣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蒙古族,《明史》稱之為小王子,全名為孛兒只斤.巴圖孟克。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孫,綽羅斯·也先外曾孫,元昭宗愛猷識理答臘的直系後人,阿寨臺吉次子阿葛巴爾濟濟農的曾孫,蒙古察哈爾部人,後人稱其為蒙古的“中興之主”。

史書記載:在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六歲時,滿都海福晉扶立他即汗位,尊稱察哈爾蒙古達延汗,並同他結婚。她輔佐年幼的達延汗,執掌政事,發誓報仇,維護黃金家族統治。在明朝時期的蒙古史上,有兩位傑出的女性:一位是滿都海福晉,另一位是三娘子(忠順夫人。滿都海福晉曾率軍出征,馳騁大漠,打敗梟雄,消滅仇敵,鞏固了蒙古察哈爾部的統治地位。

忠順王用貪婪的眼神掃了一眼面前這個近乎半落的女獵手,仰天舒了口氣,才臉現不屑之色,冷冷道:“借你吉言!抗愛瑪姑,你是我的養女,不須向我下跪,快快起身。”

抗愛瑪姑道:“江山為重,恩情次之!義父,正常規矩,孩兒還是必須遵守的。”

忠順王嘆道:“孩子,這麼多年來你為了向杜爾伯特部的奎蒙克塔斯哈喇可汗實施報復行動,不惜轉投我主達延天可汗,並受命長留我忠順王府策劃反攻大明的大計…十多年過去,我們的計劃已經略有小成,這不得不得益於孩子你的多次犧牲啊!細想之下,真是苦了孩子你啊!”

抗愛瑪姑毅然道:“奎蒙克塔斯哈喇殺害我全家,孩兒此生活著,便是要生啖其肉、渴飲其血,孩兒雖然是瓦刺杜爾伯鐵部人氏,但是自幼卻蒙義父大人收養,更賣身於達延天可汗領導的東蒙,可汗既然答應幫孩兒消滅杜爾伯特部,孩兒又敢不拼命回報?”

忠順王嘆道:“據截獲的可靠情報得知,幽冥教已經與大明聯手,大明更是派出大善仁慈俠義王蕭小墨等武林軍馬…可見正德的誠意。蕭小墨略施小計,便擊殺吐魯番漢國的滿速爾,並收滿速爾八萬餘眾的軍馬入其摩下,而幽冥教更是乘機拿下了吐魯番汗國全境。此被世人稱之為火州大捷,由此可見,若是任由蕭家軍與幽冥教聯手,遲早能夠攻克瓦刺四大殘部,也就間接報了孩子你的仇恨!而現下我們卻用奇計謀取蕭小墨!對此,孩子你恐怕是心有疑竇吧?”

抗愛瑪姑道:“孩兒從沒有想過要藉助漢人之手報仇!孩兒只希望與咱們蒙古人合作!何況幽冥教神秘莫測,如今已經染指亦力八里,在恐怕不久之後又會出擊瓦刺,進而威脅東蒙!孩兒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而不顧咱們蒙元大業!更不會作蒙元歷史上的罪人。”

忠順王十分欣慰的點頭道:“你能如此理智,義父便可以放心啦!對了,黑心空的主人的真實身份,你不知道查得如何?唉!與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合作,這還是我第一遭呢,也是成大事者的第一大忌!”

抗愛瑪姑道:“黑心空為人十分謹慎,孩兒數度接近,旁敲側擊…他都守口如瓶,未有所獲。不過,孩兒敢斷定,黑心空的主人一定是志在天下!不然便沒理由說明白黑心空受命辦的這些‘破明大事’了!”

忠順王柔聲道:“孩子,黑心空沒有欺負你吧?”

抗愛瑪姑面上一紅,隨即低聲道:“沒…沒有!”

忠順王見狀,便不再追問,只是暗恨黑心空,隨即展顏一笑,道:“人說抗愛瑪姑手下不殺無名之輩,平生只喜歡殺盡漢人中的英雄好漢!而俠王蕭小墨則是英雄中的英雄,好漢中的好漢。待會兒餘爾扎古送來蕭小墨,蕭小墨的頭顱就由你來斬下吧!”

抗愛瑪姑道:“孩兒聽說義父要親斬蕭小墨,過一過文臣斬武將的癮!孩兒不是那種奪人所願之人。因此,還是義父來殺蕭小墨吧!”

忠順王哈哈大笑道:“你真懂事,老子沒有白養你。”

正說道這裡,守衛來報,說是總兵大人餘爾扎古已經押著蕭小墨抵達王府。

忠順王令將蕭小墨押上廳堂,之後便是取下廳堂壁上所掛的一把黃真鞘殼的彎刀。

他撥刀出鞘,金光閃閃、刀映人臉,整個大廳都是熱氣騰騰,人如處鼓風爐邊一般奇熱難擋。

抗愛瑪姑武功高強,到可以勉力抗拒,不過到底還是有些心煩氣燥。

她忙自懷中掏出一張雪白手帕,替忠順王擦拭額頭滾滾而下的汗滴。

忠順王何止熱汗滿面?他此刻簡直是汗如雨下。

抗愛瑪姑在這當兒也擰了三次被汗水浸溼的手帕,堂上已經撒下不少汗水。

但是忠順王卻渾不在乎,望著寶刀的老眼盡顯貪婪和激動之色,喃喃自語:“金刀啊金刀,今日就教你飲用漢人英雄之血!”

說話間,餘爾扎古已經押著蕭小墨等人進來。

蕭小墨躺在木板上,但已經甦醒過來,任盈盈淚眼婆娑的坐在蕭小墨旁邊的白玉鋪墊的堂上。

忠順王捧著金刀步近蕭小墨,獰笑道:“俠王爺,你可知道老夫手持者為何物?”

蕭小墨淡淡道:“不過是一具屠刀爾?怎值一提?”

忠順王爺得意大笑道:“不不不!大俠錯了!至少有兩個原因有必要向蕭大俠介紹這把刀的來歷。其一,此乃殺大明異性王爺蕭小墨之刀,功不可沒;其二,此乃我大蒙古國之第一聖刀——昊日金刀,貴不可言。其功效絕倫,妙不可言。”

蕭小墨奇道:“還有這事?它有何妙處?”

忠順王笑道:“此刀乃當年大宋第一鑄刀名家歐陽冶為我蒙古人所鑄之聖刀,聽說歐陽冶在鑄它之前,曾取得九個牛人的血液以培育此刀之秉性,故而此刀之善惡貴賤正邪真偽義完全因持刀者所決定。而善惡貴賤正邪真偽義乃刀之九大秉性也。”

蕭小墨更加好奇,追問道:“不知道又是哪九個牛人呢?”

忠順王道:“取世間最為正氣的清官包拯之血,得其正氣之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