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白錦玉目視鳳華,微微一笑:“陛下可知晉王府大門朝市而開嗎?”
鳳華被她問得一愣。
白錦玉道:“陛下可能有所耳聞,但是一定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就由臣妾來告知陛下吧!”潛移默化中,白錦玉將自稱的“臣女”改成了“臣妾”。
“晉王府前後大門敞開,府中大路前後貫通,讓道於民。不管你是高官貴族,還是平頭百姓,男女老少都可以在王府內借道穿行。我甚至聽說,在我們離開長安的那陣子,都有賣菜的農人在晉王府裡擺攤了。”
她刻意停頓,接著道:“陛下可知道?長安百姓對王府的好奇心有多大,常常一進來就東張西望半天。陛下,這樣每日人來人往、這麼多雙眼睛盯著的王府有沒有謀逆造反的跡象會不為人察覺嗎?或者說這樣人來人往的一個王府,如果有人要塞幾件兵器冑甲嫁禍給晉王殿下,也是很容易的啊!”
“陛下,抓住謀逆之臣應當人人拍手稱快,但為何那日眾目睽睽之下晉王殿下被控謀反,就連下民百姓都持觀望態度,現在陛下知道原因了吧?!”
鳳華倒抽一口涼氣,臉上露出觸目驚心的神色,幾乎踉蹌地重新回到龍椅上,拿了御案上的水杯猛灌了幾口。
白錦玉轉過方向,目光揪著那御上之人道:“臣妾問陛下一句,天下人會以為晉王謀反可信,還是他被人構陷汙害更可信?!不日太子上臺,世人很快就會明白他是為了新君登基被冤枉翦除的!”
鳳華悚然地看著白錦玉,眼前的這個女子,比他從前看見的任何一個諫臣都可怕。
鳳華用冷很久的時間才鎮定心緒,重新收好自己的威嚴。
“那又如何?欲成大事,必然要作一些犧牲,朕為社稷之主,從大局出發,下民無知,朕不能事事為他們考慮。太子仁德,朕給他留一個太平江山,就是給黎民百姓一個太平江山,他們將來會得福的。”
“太平江山?”白錦玉冷笑,氣勢咄咄道:“陛下,你知道殺了晉王后會寒了多少立志為國效忠的人心嗎?世人會說,像晉王那樣一心一意輔佐君王的賢臣都沒有好下場,還談什麼忠君愛國?誰還肯忠君愛國?到時候太子的朝堂上能有幾個對他真心之人?!”
“住口……你住口!”鳳華抬手把案上一個陶罐砸到白錦玉腳下!陶瓷的物件“啪”地一聲撞在地上,發出脆震的聲音。
白錦玉跳開一步,自己激動的心緒也被遏制了一下。
好長一段時間,她和鳳華都沒有說話,空氣中隱隱對撞著什麼,又平息著什麼。
片刻後,白錦玉雙膝跪地。
鳳華居然心驚了一下,半晌,他頹然道:“朕這裡開弓沒有回頭箭。”
白錦玉抿了抿唇,道:“臣妾沒有想讓陛下為他‘翻案’,臣妾只求陛下能夠留他一命!‘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晉王殿下當年從龍有功,多年以來又一直盡忠輔佐,陛下您很清楚他是冤枉的,晉王謀反的指控根本經不起後人推敲,千百年後功過自有人評說,您是一代仁君,豈能讓此事成為您的汙點!您為了太子的權威削去他的權力,是臣民都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如果你殺了他,那就是另外一個局面了!”
“晉王活著,他自己伏罪,世人無話可說,可若他一旦被處以極刑……那真是給他日真正想反的人送了一面揭竿而起的旗幟啊!”
“當然,陛下高高在上可以對這一切都不在乎。但是有一點陛下是一定會面對的,那就是他日您見到鳳室列祖列宗,他們若向您問起:為何要處死這樣的宗室賢明?陛下當如何交待呢?”
鳳華臉色煞白,聲音極度憤怒,又極度顫抖:“你居然說出這種話!你不想活了嗎?!”
白錦玉深深地磕下頭去:“臣妾自知言失,願以一死消陛下心頭之恨。只願陛下懸崖勒馬,莫要枉殺忠良,寒了天下世人的報國之心。那,才是真正於太子百害而無一益的事情呀!”
觀文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不知道過了多久,鳳華的聲音無力地響起:“你先回去……殺不殺你朕要好好考慮考慮……”他手撐著額頭,彷彿一下蒼老很多。
白錦玉有些意外,但是抒了一口氣,叩首:“謝陛下,臣妾在蘇府隨時等候陛下取命!”
“朕記得你不是與晉王多年琴瑟不睦嗎?你怎麼突然這樣為他求命?”
白錦玉慌了一下,但迅速鎮定道:“臣妾與他不睦是一回事,如何看待此事又是另一回事。連臣妾都要為他求情,又何況天下人呢?”
鳳華道:“那撤婚的聖旨和晉王的放歸書還……”
白錦玉昂首道:“臣妾求之不得!”
鳳華看不懂了。
白錦玉道:“鳳辰和蘇麗華,這兩個名字早就不應該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