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乾清學府 第20章 兩種體系

這樣一想,齊安便下定決心,摒棄【七絕劍訣】的煉氣路子,轉換體系至煉體一脈,至於選擇哪一種煉體功法,還需細細考慮。

首先,【蠻神護體】就被齊安排除在外,畢竟它與【金剛不壞】類似,卻比後者少了一個層次,顯然沒必要。

至於【金剛不壞】和【陀神臂】之間,齊安仔細對比分析,最終還是選擇了【金剛不壞】,因為【金剛不壞】是一套極為規範的煉體功法,更均衡也更全面,而【陀神臂】劍走偏鋒,雖強化了雙臂,但對其它身體部位卻照顧不周,導致攻擊能力突出,防禦方面卻被弱化,若是被有心人抓住破綻,很可能會因此而喪命。

不過,齊安雖然選擇了【金剛不壞】,卻也沒有完全將【蠻神護體】和【陀神臂】棄之不顧,他是一個很擅於思考總結的人,雖然放棄了後兩者,但也可以用它們作為參考借鑑,畢竟煉體功法很少,多瞭解一門,與【金剛不壞】相互參照理解,總歸不是壞事。

尤其是【陀神臂】,有別於傳統的煉體功法,其創意很值得吸收和借鑑,只不過主次關係千萬不能搞亂,一定是主修【金剛不壞】,其它兩門煉體功法只能作為參考,萬萬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很容易練成四不像,甚至走火入魔,反而不妙。

確定了接下來的修煉功法之後,齊安並沒有當場就開始迫不及待地修煉,而是將三本煉體功法全部背誦下來,再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居處。

他已經連續在藏書閣中呆了三日兩夜,肚子餓得咕咕叫,儘管靠山分院內設有膳堂,但是齊安精神睏乏,也懶得出去覓食,在房間裡開啟自己的行囊,隨便吃了點乾糧,便倒頭就睡。

次日清晨,齊安梳洗完畢,用了早膳,便再次趕往藏書閣。

乾清學府的學子們主要還是以自身修煉為主,學府的存在只是為其提供財法侶地,即使有教習,每個月也只有三堂公開授課,分別定在初五、十五、二十五這三日,可去可不去,所講述的不過是教習們自身的修行經驗,以及回答學子們在修行途中所遇到的困惑,並不會一板一眼地要求你該怎麼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這完全是學子們自行決定。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適合他的,並一定適合你,前人的經驗,只能作為參考,決不可生搬硬套,完全照抄。

齊安來到藏書閣後,沒有再去觀看修煉功法,而是前往標記著“武學典籍”的幾個書架。

他很早之前就明白,修行功法只是一方面,武學技藝也很重要,比如他掌握了【七禽拳】以後,實力就比原來的亂打一氣強出少許,後來又相繼修煉了【龍形拳】【熊形掌】【蛇形指】【虎形爪】這四種武技,彼此參照印證,戰鬥力又再度提升,雖然比起巔峰武宗還差了許多,但在尋常武宗裡面卻也算是佼佼者。

作為一名武痴,齊安肯定是不會放過藏書閣中的任何一部武學典籍,即便自己不去練,也要閱覽一遍,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見識,完善自己的招式。

按照齊安的習慣,依舊是先整理歸納,但這個時間就要用去不少,因為武學典籍的數量明顯比修行功法要多得多,齊安足足耗費了七八日,才將所有的武學典籍詳細過目了一遍。

整個藏書閣共有武學典籍四百二十五種,大致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以身體為武器的招式技法,例如拳法、掌法、指法、爪法、腿法等等。

第二類是近戰兵器的使用,比如刀法、劍法、槍法、棍法、斧法、錘法等等,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軟兵器。

第三類是遠端武器,如飛刀、投矛等投擲類暗器,甚至連弓術都有。

第四類是身法和步法,這兩者略微有些區別,身法較為側重於速度,步法較為側重於靈巧。

這些武學典籍有深有淺,以齊安的閱歷,暫時還不能一一定論,選擇起來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