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很快就有學生站起來發言了。
“學生認為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人從出生開始,就會接近親近自己的父母,喜歡有人陪伴自己。
即便是染上惡習,也會想要有朋友,期待他人對自己友好。
這是一種善良的期望。”
齊柒七看了那人一眼,趙家,趙靈火,小時候還被自己打過。
“這小子挺記仇呀!”
趙靈火雖然說是回答問題,但也有諷刺自己孤身一人,沒有朋友的意思。
對於趙靈火的回答,丁原點了點頭,然後緩緩的問道:“還有嗎?”
“老師我有看法,我認為幼童不能說話的時候,只懂哭和笑,這是人最本能的表達,當幼童明白事情,通曉道理的時候,他就會笑。
顯然即便是出生的孩童也是一心向善的,後來如果為惡,只不過受到環境影響,所以才孩童失了純真,才會為惡。”
齊柒七聽完這位同學的發言之後,強忍了衝上去教訓這人的衝動。
這已經不是辯論,而是人身攻擊了,什麼叫環境影響,不就是說父母沒有教好嗎?
而且這人什麼身份,丁家人,丁清義,家裡人給你取名清楚道義,你倒好六親不認,我娘都是你丁家人,你連自家人都罵進去了,太不像話了。
齊柒七沒有開口,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尤其是讓他來回答,他必須認真想想。
人性本善的話,直接就坐實了自己是後天變壞的,是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明眼人都知道是誰一直在為齊柒七闖的禍買單。
所以他能夠選擇的論點只有人性本惡,可是選擇人性本惡,那為什麼這麼多人又是善良的呢?
難道自己和他們就不一樣嗎?
隨後又是幾位學生開口,也是堅持人性本善,對此丁原都是一一點頭,隨後看向齊柒七。
“不知齊家大少爺可有高見?”
隨著丁原這話一落。教室中其餘人也是一併看向齊柒七,因為這個辯論對於齊柒七來說,有些太難了,不管怎麼說,都像是一個死局。
不過被點到了,齊柒七自然也沒有什麼好推脫的,人性本惡就人性本惡,你是文士,但能比過儒家亞聖嗎?
“這裡沒有齊家大少爺,只有學生齊柒七。”
“學生認為,人性本惡。”
“自天地之初,人族就是刀耕火種生活在這個世上,人們為了利益彙集在一起,獵殺其餘種族,搶奪他人的事物,部落搶另外部落的人口,牲畜,我族過著蠻荒的生活。
人們都貪婪的藏匿糧食,儘可能多的去佔有,直到人皇治世,立下道統,疏通天下,制定制度,管理萬族,人們才擺脫以往荒蠻的文明。
人們開始一心向善,而我就是最好的例子,過去的我猶如蠻荒之人,不知禮法,胡作非為,我父親雖然一心想要改變我,但是我比起諸位更多一些天性,父母之力不足以改變我的本性。
所以我來到這裡,聽文人教誨,以浩然正氣壓制人的惡性,修身養性,想來浩然書院作為浩天人皇立下的道統,絕對有這個能力。”
一時間教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齊柒七,彷彿是第一次見到齊柒七一般,雖然有的是確實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