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然看到這份報告之後,他並沒有立即決定,而是召見了軍械處的相關官員,仔細詢問了降低成本之後的純金屬子彈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此外又是詢問了工商處財務處等官員,主要是詢問財政情況以及銅的儲備情況。
財務處的官員很肯定的告訴林子然,在抄沒了羅海銀行以及一大批官方資產後,他們的財政情況已經是大有改觀。
同時控制羅海郡之後,財政收入將會大幅度增長。
而工商處的人也是說,他們的銅儲備還是比較良好的,加上純金屬子彈這東西也只是彈殼是黃銅製造的,同時他們也提出了回收黃銅彈殼的建議。
如果說彈殼能夠及時回收的話,那麼整體成本是屬於可接受範圍之內的。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為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林子然正式下令,福元廠子彈生產線全面投產全金屬子彈,專門供應十三毫米口徑的羅安三型步槍。
命令被下發之後,福元廠的子彈廠,直接進行了裝置改造,準備全面量產全金屬子彈。
反正之前的設計工作是早就完成了,林子然他們搞南海步槍的改進型,羅安三型步槍的時候,就是搭配全金屬子彈一起研發的。
雖然說現在用的是半金屬子彈,但是真說起來,實際上全金屬子彈才是羅安三型步槍的標配子彈。
所以後續根本就不用進行什麼設計改進,頂多就是把繳獲的眾多南海步槍進行小改裝,改裝為羅安三型步槍,整個工作量是非常小的,比把福元滑膛火槍改裝為後裝線膛槍要簡單多了。
以福元軍械廠的龐大生產能力,把這些南海步槍改裝為羅安三型步槍是輕輕鬆鬆的,甚至都用不了多久。
考慮到繳獲的南海步槍,一旦改裝完畢瞬間就能多出好幾萬支羅安三型步槍來,同時也已經控制福元軍械廠,
林子然在第三天,也是正式向全軍下達了全面換裝的命令。
所有部隊一律換裝十三毫米口徑的羅安三型步槍。
讓林子然做出這個決定的主要因素還不是說繳獲的南海步槍有好幾萬支,而是福元軍械廠的產量實在太恐怖!
林子然簡單看了看福元軍械廠最近幾個月的產能記錄。
六月份的時候,他們生產了一萬三千支南海步槍,同時改裝了兩萬五千支福元步槍。
七月份的時候,福元軍械廠生產了一萬兩千支南海步槍,同時改裝了兩萬八千支福元步槍。
八月份的時候,福元軍械生產了一萬五千支南海步槍,改裝了五千支福元步槍,這個時候可供改裝的福元火槍已經沒有了,福元軍械廠實際上已經是開始全面轉產南海步槍了。
九月份實際上一共也就生產了二十天左右,後面幾天還因為局勢動盪處於半停產狀態,但是卻一共生產了一萬支南海步槍。
根據福元軍械廠方面的管理人員所言,這個福元軍械廠在加班加點的情況,每個月就能生產一萬五千支左右的後裝線膛步槍。
如果是情況緊急,採用多班次輪換生產,產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到一萬八千支左右。
哪怕是保守起見,福元軍械廠一年也能夠生產二十萬支羅安三型步槍!
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林子然都是無語了。
因為他發現,他麾下的部隊根本無法消耗這麼龐大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