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九十章 繞不過去的鎮北城

在參務院參務大臣、巡警部部長趙老七,帶著林子然的旨意,前往京師籌備定都遷移工作的時候,京州方面軍在京州中部以及北部地區的行動也是非常的迅速。

龐大的京州方面軍已經是兵分三路,一路前往京州東部地區,一路前往京州東部半島,一路沿著鏡河朝著西北方向前進。

其中東部半島地區的敵軍微弱,派遣過去的部隊其實很少,只有一個騎兵師以及一個步兵師而已,同時當地的少量守備部隊以及地方官員們,已經是沒有什麼抵抗心思了,這一路東進的部隊,雖然兵力少,而且逐步東進的過程裡還要分散控制大量的城市,所以兵力顯得比較薄弱。

但是卻依舊是最輕鬆的一支部隊,所到之處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很多地方守備部隊往往是直接投降,一些地方甚至是在帝國陸軍的部隊抵達之前,就已經是主動改旗易幟了。

前往東北部地區的部隊,也不算多,只有第六軍以及第三騎兵軍這兩支主力部隊而已,這支部隊的作戰範圍,其實包括了整個鏡河北岸廣闊地區,最後持續北上的話,就能兵臨寧武州,高慶州。

而京州北部地區,也沒有什麼軍事要塞或者大規模的城市,地形上也是一馬平川,所以行動也是比較順利。

稍微麻煩一些的還是西北方向,沿著鏡河前進的部隊。

平南州已經是向這一區域派遣了大量的兵力,根據可靠的情報,平南州已經向京州內,鏡河河畔,距離平南州只有三十公里的鎮北城派遣重兵。

這可不是幾千萬把人,而是超過了五兵力,而且還在收攏京州西北部地區的原京州部隊向鎮北城靠攏,兩者加起來兵力怕是有七八萬人。

他們圍繞著鎮北城以及周邊地區的山地,建立了一條數公里寬,縱深同樣達到幾公里,把整個鎮北城包括其中的要塞防線。

平南州軍為什麼要在這裡屯集重兵,建立防線

因為這裡是鎮北城

鎮北城自古以來就是京州西北部的重要軍事關隘,位於鏡河南岸,有高山可以修築炮臺,炮臺上架設火炮的話可以完封鎖鏡河。

而鎮北往南,則是京州境內很少見的山地地形,大軍雖然勉強也能通行,但是肯定麻煩多多,而且後勤運輸會比較麻煩。

當然了,對於新鮮出爐的大恆帝國陸軍而言,區區一片山地就算比較難通行,但是也不會成為太大的問題,大不了繞過去就是了。

問題的關鍵是鎮北城的炮臺,能夠把鏡河完封鎖。

這也意味著帝國陸軍無法沿江而上,補給船隊無法透過,而這對於極度依賴鐵路、河流運輸龐大後勤物資的大恆帝國陸軍而言是很難受的。

幾萬大軍染過鎮北城不成問題,但是繞過去後這幾萬大軍的後勤怎麼解決

依靠馬車補給

這可不是幾十公里甚至都不是一兩百公里的事啊,而是一路北上好幾百公里的補給線呢。

採用馬車維持四五百公里甚至更遠的補給線,是目前的大恆帝國陸軍做不到的。

這兩年裡,大恆帝國陸軍後勤部透過眾多實戰例子已經是得出了一個最基本的結論。

以大恆帝國陸軍的龐大物資消耗,人吃馬嚼再加上海量的彈藥,從最近的物資中轉站透過馬車的方式向前線轉運,臨界距離頂多維持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超過這個距離的話,後勤方面將無法維持前線部隊的正常彈藥供應。

而這個距離正在隨著陸軍裝備的火炮、機槍越來越多逐漸縮短。

這也是為什麼大恆帝國陸軍最近兩年的大規模戰役都是集中爆發在鐵路沿線或沿海沿河的主要原因。

因為大恆帝國陸軍的大規模行動需要極佳的交通來維持,不管是鐵路還是船運都可以,但是必須要有其中之一。

否則的話,很難組織起來十幾二十萬人參戰的大規模戰役。

在京州南線戰役裡,後方的物資戰略中轉站到前線部隊的距離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