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不覺得奇怪嗎?織田殿下如果只是想要死守待機,為何要離開長濱城?
山道出口雖然重要,但還是不如長濱城,小谷城,山本山城這些重鎮。
當年織田殿下對淺井殿下恨之入骨,但為了幹掉淺井家,也必須耐著性子,或強攻或勸降,一個個拔掉外圍的堅城重鎮,再做總攻。
北近江這一片地形已經被淺井家研究透了,織田家只需要依樣畫葫蘆,佔據關隘要害死守,堵我們一年半載問題不大。”
義銀沉思道。
“織田信長的後方四面漏風,她可能是擔心長期對峙會導致身後的領地出問題,不想拖得太久。
她這次出兵,就是衝著與我合戰來的,並非是要死守。”
明智光秀點頭道。
“既然織田殿下是想要打合戰,那麼我們眼前的防線就是障眼法,是用來掩飾她真正意圖的工具。
被動防守是不可能獲取勝利的,織田軍擺出的陣勢一定是為反攻算計。”
義銀順著明智光秀的說法,思索起來。
“你是說,織田信長看似擺了鐵桶陣等我去攻,其實是暗藏殺機,隨時會殺出來給我迎頭一擊嗎?”
明智光秀指著地圖,對義銀說道。
“君上且看。
這是餘吳湖,北面的茂山,神明山,堂木山很快都會落入我軍手中,但我的感覺就是,太容易了。”
義銀皺眉道。
“你是說織田信長刻意放棄這裡,想要引我深入?”
明智光秀不答,繼續指著地圖說道。
“君上,你看,如果我們順利拿下餘吳湖北部三山,那麼繼續攻擊的路線就在湖的兩邊。
從西邊迂迴,是飯浦賤嶽一帶的河流山丘,這一塊被夾在琵琶湖與餘吳湖之間非常狹小,幾乎沒有迴旋餘地。
前田姬分析的很對,如果從賤嶽進攻,一旦攻勢受阻想要撤退,地形會限制撤退的速度,很容易被敵軍追上,被迫再戰而潰敗。
所以,這邊只能以奇兵突襲,而且這支奇兵很可能會變成陷入絕境的棄子。”
義銀點點頭,說道。
“所以你還是贊同前田利益的看法,覺得從餘吳湖東邊的巖崎山突破更合適?”
明智光秀搖頭道。
“君上,巖崎山很可能是一個陷阱。”
義銀目光一凝,問道。
“怎麼說?”
明智光秀指著木之本,說道。
“織田殿下放棄北近江的堅城,親自帶四萬人北上,就是為了堵住北國街道的出口,不讓我們進入平原地帶?
根據忍眾提供的情報,觀察兩個攻擊方向的賤嶽與巖崎山守軍旗幟家紋,都不是尾張眾美濃眾在把守。
賤嶽的守備由瀧川一益負責,她是池田恆興的死黨,被池田恆興介紹進入織田信長的母衣眾,深受信賴。
但她麾下的守軍,卻是以北近江當地武家為主,也就是淺井家投降的舊臣。
巖崎山的守備是佐佐成政,亦是母衣眾出身的織田信長親信,那邊的守軍主要來自北伊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