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聽得不斷皺眉。
織田信長起家的老本,是陪她一起長大的野孩子團成員,也就是丹羽長秀,池田恆興那幫人。
其次就是母衣眾那些旗本親信,再次便是尾張美濃兩國武家。
如果織田信長真的要死守,必然會把核心軍力放在賤嶽與巖崎山,防止斯波軍突破這兩個點。
但現實是,織田信長僅僅讓母衣眾的親信擔當守備,把北近江眾,北伊勢眾這些外圍武家拉上去堵口子,當炮灰,這很奇怪。
炮灰不是不能用,但必須用添油戰術一點點塞進去,才不至於讓整條陣線被戰意不強的炮灰們動搖崩潰。
可織田信長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外圍炮灰充實防線,瀧川一益與佐佐成政以及她們麾下的親隨,更多的是擔當督戰隊的角色。
防線核心的兩個點都是外圍武家,那麼織田信長把尾張美濃兩國武家組成的主軍勢,放在了哪裡?
義銀看向地圖,從斯波軍南下攻擊巖崎山的路線看來,西側是餘吳湖,東側則是東野山,中之鄉。
他咬牙說道。
“東野山,中之鄉,織田信長把主力放在了這裡。”
明智光秀點頭道。
“君上英明,我也是這個想法,織田信長將最有力的軍勢,全部放在了東側山區隱蔽。
我們拿下了堂木山,繼續南下就可以直接攻擊巖崎山,不必再經過東側的山砦關隘。
但如果我們在進攻巖崎山道過程中受挫,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要是在這時候,東側的東野山與中之鄉忽然冒出大批敵軍,把我們的疲憊之師往西側趕。。”
義銀冷哼道。
“疲憊的我方攻擊軍勢,很可能在遭遇突襲的時候產生混亂,直接被趕入西側的餘吳湖。
但是,織田信長哪裡來的信心,覺得自己在賤嶽與巖崎山放一些外圍武家,就能擋住我的攻擊?
如果那些外圍武家扛不下我軍的攻擊,被我直接拿下巖崎山,織田信長豈不是要偷雞不成蝕把米?”
明智光秀肅然道。
“君上,您忘了大巖山。
我命令藤林椋秘密潛入大巖山,發現那裡防範嚴密,卻是偃旗息鼓,看不出是誰家的軍勢。
她冒險往裡一探,發現織田殿下的赤黑兩支母衣眾都在那裡。”
義銀瞳孔一縮,看向地圖。
好傢伙,織田信長竟然偷偷離開木之本,把本陣前移到大巖山。
照真田信繁的想法,她的奇兵如果能夠拿下賤嶽,就會第一時間攻擊大巖山,打通前往木之本的道路。
而另一邊的巖崎山這一側,巖崎山與大巖山就是掎角呼應的前後山!
織田信長把本陣設在大巖山,不管對賤嶽方向,還是巖崎山,那都是一支強心針。
主君親臨前沿,還有誰敢不拼命?真以為織田家的督戰隊不敢下刀殺逃兵嗎?
而在大巖山出現的赤黑兩支母衣眾,也證明了明智光秀的判斷是正確的。
因為,如果織田信長要嚴守防線,統攬全域性,最好是把本陣安置在木之本。
大巖山雖好,距離東野山與中之鄉一側卻是太遠了,首尾難顧。
只有把本陣放在木之本,織田信長才能透過戰場的變化,向各個方向傳送命令。
即便前方有一角崩潰,木之本也可以作為最後的防線穩住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