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江湖之遠 第五十九章 渡河(上)

王老七啞然失笑:“婁老弟這般年歲,故人竟也是遍佈四海。”

“如今又得王大兄這個潁陰友人,幸甚至哉。”劉辯也是笑道:“這許多時日,卻還不知王大兄名諱。”

王老七笑意不絕,道:“某喚做王獻,不過因為年歲在族中排行老七,故為一眾弟兄喚作王老七罷了。”

劉辯連連點頭,自語道:“既是如此,想來王大兄尚未取字了。”

“正是。”王老七嘆了一口氣,道:“本該在今年行加冠之禮,由族中老者賜字,卻是因這些個太平道賊人……”

說到傷心之處,王老七又是嘆息連連,凝望潁水波濤,再無言語了。

劉辯見狀,只好岔開話題,轉而問道:“王大兄,眼下我等要前往的小寨卻又是在何處呢?”

王老七乾笑一聲,道:“說是個小寨,實際上不過是幾口爛鍋,幾間草房罷了,婁老弟且往遠處看,我等這般橫渡潁水,最先觸地的淺灘處,便是小寨坐落所在。”

劉辯亦隨王老七所指方向極目遠望,然或是因為距離實在太遠,又或是因天色已黑,潁水之上水氣瀰漫,竟是半點也看不真切,只好假意瞧見,點頭笑道:“如此看來,可是在潁陰城池附近。”

“不錯。”王老七微微頷首,道:“潁陰往南約莫五十餘里,便是大兄與我等安營紮寨之處了。”

“這便稀奇了。”劉辯微微蹙眉,自語言道。

“有何稀奇?”

“如王大兄所言,爾等王氏族親為這些個水賊囚禁之所,就在這潁水之畔,對否?”

“不錯,只不過其所在乃於我小寨以東三十餘里處。”

“然所依地勢,卻又相同,皆依水而建,對否?”劉辯繼續問道。

“確是如此,有何不妥嗎?”王老七愕然答道。

劉辯蹙眉更甚,微微搖頭道:“我聞古時戰事,背水紮營而戰者,勝蹟寥寥,這些個水賊不知兵事,這般結營倒也算了,為何如王氏大兄這般學識頗豐之人亦有如此作為?若是如此,他日若得官軍剿殺,豈不是有如自掘墳墓,絕無活命道理嗎?”

王老七聞言一時愣神,繼而大笑不絕,道:“未想婁老弟年紀雖幼,竟是既知詩書,又懂兵法,若是再通曉孝經,是於太平年間,僥倖謀一出身,或可成就一番功名猶未可知啊。”

劉辯只覺王老七這番言語更像是在諷刺,心中頗有不悅,不由問道:“可是我說錯了?”

王老七連連搖頭,笑道:“若是在戰時,如婁老弟這番計較,絕無半分差錯,只是如今官軍剿殺太平道反賊尚且不及,如何還能理會我等零星流民?故而我等又何須懼怕官軍剿殺?”

“至於為何緊鄰潁水結營,不過是因為此處取水容易,又是流民遷徙的必經之所,與賊人而言,方便劫掠罷了。”

劉辯似有所悟,繼續追問道:“方便取水,倒也說得通,至於這流民必經所在,王大兄又如何能夠斷定,這往來萬千流民皆是沿著潁水遷徙的呢?”

“這其中也無外乎兩個道理,一乃延水遷徙,更容易尋得村落人煙,其二則是因為河道當中自有吃食,若是所攜糧食食用盡了,自然可以於河道當中捕魚捉蝦充飢而已。”

劉辯方才因王老七的一番嘲弄攪的頗有怒意,現下聽其人這般說來,不由輕笑一聲,繼而問道:“既是可從這潁水當中取用魚蝦果腹,王大兄又如何要做截殺流民,搶奪吃食的勾當,王大兄自命與前處水賊非為同類,可是為何行事卻又一般暴戾呢?”

“原來婁老弟還是在怪我濫殺流民之事。”王老七長嘆一聲,乾笑搖頭言道:“說到底,婁老弟不過是襄城人,非我潁陰人士,自是不知這太平道起事前的一般光景的。”

劉辯又是輕笑言道:“願聞王大兄細說。”

王老七稍稍用力,將自己與劉辯的兩條蘆葦小舟的舟頭用最後一根麻繩綁在了一起,這才與其並肩坐下,慨然言道:“婁老弟本為我潁川郡人,自是知道潁川本是繁華富庶之地,而這其中更由潁川、潁陰兩座城池為冠。若非太平道事起,裹挾良善農人棄農從賊,以至於田畝荒蕪,我等良家子又如何需要在這潁水當中摸魚抓蝦以圖果腹?故而雖是這潁水當中魚蝦肥碩,然我等漁獵技藝本就平常,捕魚捉蝦為食自然非為易事了。”

“然於截殺流民一事,悔之晚矣。”劉辯見王老七雙目出神,藉著水波月光只覺其中精光閃動,亦不由長嘆了一口氣。

良久,方才出聲言道:“或是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