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法劍篇》大都是介紹一些元昊真人所收集的一些關於煉製飛劍法寶的方法和心得!
李輝看到《法劍篇》的時候,對這元昊真人的愈加敬佩。
無論是在世俗武林中能夠無敵於天下,還是進入修真界之後不因為自身廢靈根之體而氣餒,創出《五行輪迴訣》,還是對於修真者御劍之法的哂笑,都能看出來,這元昊真人乃是一個心智高絕、孤傲不群之人。
而他竟然能夠不以一己之偏蓋大道之全,虛心研究修真者法門神通、煉器之術,更為難得。
劍道三篇,《御劍篇》和《法劍篇》,一是講御劍神通,一是講煉劍之術,李輝繼續看接下來的資訊。
依靠《五行輪迴訣》,元昊真人在煉氣期到渡劫期,同階修士中,無人能比的上他的法力深厚。
所謂一力降十會,元昊真人在“力”也就是本身的修為上,在同階內已無能出其右者,再加上其鬼神莫測的御劍之術,當真是劍鋒所指,無人能敵。在渡劫期,甚至造就了面對七大高手圍攻,滅殺六大渡劫高手,重傷一名大成期高手的神話般的戰績。
然而那一戰,最終元昊真人自己也落得一個重傷渡劫失敗,只有元嬰逃脫轉修散仙的下場。
散仙之路,更為兇險,九次散仙之劫,一次比一次厲害。一旦渡不過,就會灰飛煙滅,連入輪迴的機會都沒有,被視為修真之人的不歸路。
後來元昊真人反思那一戰,六大渡劫期高手,一名大成期高手圍攻自己。當時自己的修為是渡劫中期,一旦度過散仙之劫就是渡劫後期。待體內靈力開始蛻變轉化為仙元力時就進入大成期。
可以說渡劫期和大成期的境界差距並沒有別的大境界差距明顯。而且當日那名大成期修士不過剛剛達到大成期,其他六名渡劫期高手不過是渡劫初期。
加上自己的真正實力絕對可以橫掃渡劫期,直逼大成期。這樣看來,自己當日的戰績並算不上輝煌,甚至跟自己在元嬰後期就能滅殺渡劫期高手戰績比起來尚有不如。
原因所在,就是自己賴以橫行天下的御劍之術,隨著境界的提高,優勢越來越小。
渡劫期高手,之所以會招來天劫,就是因為渡劫期高手已經觸控到了一絲天道!
所謂天道無常,這時候就會降下天劫來懲罰這些逆天而行的修真者。如果能度過天劫,那麼就可以繼續追尋更高深的天道。
在戰鬥中更多融入“道”的情況下。單純的御劍技巧,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優勢了。
所謂大道至簡,萬法皆歸於道!無論、修仙、修佛、修魔,還是妖修者,最終所追求的大道都是相同的。
元昊真人意識到自己在追尋劍道的路上已經到達了一個至高點,再難寸進。也就是說,他遭遇到瓶頸了,這個瓶頸已經不是靠打坐修煉、服食丹藥可以突破的。這是在追尋天道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瓶頸。一不小心,就會走入岔路,最終與大道無緣。
在接下來的散仙漫長的歲月裡,元昊真人苦苦探索什麼才是真正的劍道。
修真者追求天道,希望能夠超脫生死、逃離輪迴,所以煉化天地靈氣,成就許多不可思議的神通。要真正超脫輪迴,還得修煉自身。
這一點上,元昊真人對於整個修真流派都進行點評一番。
法門萬千,俱可成就大道。所以修真者分為三個流派:修仙、修佛、修魔。
元昊真人認為,修仙者注重煉氣,練就通天徹地的法術神通,最終成就大道,超脫生死。然而修仙者卻忽視對於自身肉體的修煉,過分依賴於外物,雖能成大道,卻未免戰力不足。
修魔者無所不用其極,投機取巧,妄圖速成,修煉一些邪異的法門,看上去不可一世,實則後患無窮。
譬如自殘身體、委身鬼物,到最後迷失本心。表面看上去是追求本性,實質卻是迷失自我,走上邪路,到最後超脫生死的只是一副臭皮囊,恐怕連自身本來的模樣都迷失。
修佛者講究斬斷塵緣、消除慾望,對於肉身的苦修和心性的提升,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然而一味苦修,滅絕慾望,卻也未免與人的本性違背。況且,成佛本身不就是最大的慾望嗎?
總體來說,修仙者在術法神通方面成就高,但忽視肉體;修魔者戰力強大,卻迷失本心;修佛者苦修法身,卻抑制人性。
那麼自己所追求的劍仙之道到底是什麼呢?
……………………
汗……平常都是下午更新,今天下午下午有點事出去了一下,現在才回來,走的時候忘了發一章了。新書求收藏啊。更新大大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