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師枯瘦如柴的手彷彿經不起這白淨如雪的白布的重量,幾次想要撩開,卻又失力的掉下。
幾次折騰,柳大師終於忍不住地蹲在地上抱頭痛哭,心中的淒涼和憤慨一下子全部噴湧出來,讓旁邊的人都為之動容,想要安慰卻不知如何開口,這種事情沒有親身經歷過,是沒有資格去讓人看開的,生死之事,看不開,也忘不掉。
“你做這一行,會揹負很多,你會經歷許多撕心裂肺的痛楚,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柳大師的師傅曾經對他說,他不以為然。
“柳大師,你就不怕這樣的替人改命,洩露天機,會遭到上天的報應。”有很多人這樣問過。
如今這樣的痛楚應該就是上天對他的懲戒,難道是報應在他兒子兒媳身上了嗎?他不甘心老天爺對他這樣的懲罰。
“老天爺,你要報應就報應在我身上,你為什麼要奪走我的家人,我的妻子就被你搶走,如今我的兒子兒媳你也不放過嗎?!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啊!”柳大師咆哮著跪在地上,用乾瘦的拳頭錘著大地,這種悲憤,真是讓人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柳大師這一生太多挫折,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妻子也是因意外去世,當時無數人讓他放棄這個事業但是他不聽他不信,他一生沒做什麼壞事,對找他幫忙的人也是點到為止,這種報應不應該,對他不公平。
近乎昏厥的柳大師發洩過後,終於提起勇氣去面對這個事實。
白布下面的那兩張熟悉的面孔,沾滿鮮血,眼睛緊閉,睡得安詳。雖然做好了準備,但是真的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悲傷欲絕,下一秒就失去了意識。
躺在病床上的柳大師,臉色蒼白,臉上的老人斑讓他顯得十分脆弱,
“我的孫子呢?我的寶貝孫子去哪裡了?”柳大師睜眼地第一件事就想知道柳家唯一的血脈。
“老大爺您別激動,孩子我們已經在盡力去尋找,一定會找到的,您現在不要太激動,我們一定會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找到他,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柳大師回憶完畢,對著照片抹著眼淚。
“我這一等就是十幾年啊,我盼著他們能夠在我有生之年找到我唯一的希望,我日盼夜盼著,結果呢,他們告訴我,在我兒子死得當年,我的孫子就死在不遠的地方,為什麼當年不告訴,過了十幾年才告訴我這個荒誕的事實,這不是欺負我這個孤寡老人嗎?”柳大師聲淚俱下。
“柳大師,要不,您跟我們走一趟,去看看那個人到底是不是您孫子,好歹有一個希望啊。”汪淼淼看到柳大師這幅模樣胸口悶悶的,柳大師的情緒已經感染到她了,她也很難受。
顧臣鄢察覺到了,過去攬住汪淼淼的肩膀,附和地說道:
“對呀,柳大師,你就跟我們去F市,看一下,我覺得那個人有可能就是您的孫子,他就是從小生活在柳花小鎮,最近淼淼才到柳花小鎮把他接出來的。”顧臣鄢已經確定,這個柳江就是柳大師的孫子,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吻合得上。
他們三人先步行下山,然後顧臣鄢去開車,他們回到F市。
一路上,柳大師都十分緊張,他告訴顧臣鄢二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多都是悲傷的故事。他的妻子去世後,他獨自撫養兒子到大,沒想到,還沒享受到天倫之樂,兒子就這麼走了。
到了F市,汪淼淼帶柳大師去了她的店裡,此時柳江正在勤勤懇懇地工作。
柳大師往裡面看一眼,有些老花眼的他看得不是很清楚,他走進些,還是看不真切。
汪淼淼開啟門,讓柳大師進門,柳大師的目光一直都在柳江的身上,走得越來越近。
柳江看到汪淼淼,還挺奇怪,她跟他說今天要請一天假,讓他找看著店鋪,怎麼才過去半天就回來了,這不像她的風格。
還帶著一個老人,那個老人還用著奇奇怪怪的眼神看著他,他被看得毛骨悚然,疑問地看著汪淼淼。
“柳江,你還記不記得你四五歲時的記憶?”汪淼淼試探地問問。
“四五歲?不怎麼記得了,養我的人說是在路邊撿到我的。”柳江努力地回憶了一下,不明白為什麼汪淼淼突然關心他的童年。
“小江?”柳大師仔細地看了許久,突然激動地喊了一聲像是孩子的乳名。
柳江看著面前這個痛哭流涕的老人,滿腦疑惑,突然,彷彿腦海中有一個模糊的記憶出現。
“小江,快過來呀,爸爸媽媽在這呢,快過來。”兩個身影在他前方呼喚他,他跌跌撞撞地向前跑去,引得兩人哈哈大笑。
“小江,爺爺這裡有糖,跟著爺爺回家吧。”又有一個老人出現,手中拿著一個棒棒糖向他揮著手。
“柳江?柳江?你怎麼了?”汪淼淼看著突然雙眼流淚的柳江,不知道這麼辦。
“您是爺爺?”柳江回過神,看著眼前深情看著自己的古稀老人,腦海中的記憶被開啟。
“小江!你真的是小江!”柳大師激動地抱住柳江,柳江也開心地抱住柳大師那枯瘦的身體。
“你這麼多年去哪了?找得爺爺好辛苦。”柳大師傷心地責怪。
汪淼淼給兩個人抬了凳子,讓他們好好敘敘舊,並把店門緊閉,掛上暫停營業的牌子,顧臣鄢看著汪淼淼沒給自己抬凳子,委屈地默默自己走到收銀臺後面,那裡有一個小凳子,可憐巴巴地坐下,看著爺倆敘舊。
柳江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一對夫婦收養,那對夫婦看著年幼的柳江脖子上有一個名牌,上面寫著柳江,身上還有血跡,還以為是有人故意拋棄的,出於兩人沒有孩子,就大發善心地收養了他。剛開始那對夫婦沒告訴他的身世,柳江也也很奇怪為什麼自己不跟著父母親姓,他一直被矇在鼓裡。柳江開始講述他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