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內靜默片刻。
徐運濤也想到了段洪二人想到的事情,並一瞬間延展出許多思考。
“有了這個訊息,我軍在策略上便可鬆綁。”
“端麗城不會有增援,就不必一味急攻……”
他總結道。
核心層既有共識,很快便有親兵四面傳令,召開軍議。
段天南、古意新、洪範主動把位置讓到外側。
又一刻鐘後,火燭更短一寸。
腳步聲領著,陸續過來二十餘位將校,進了帳齊身行禮,帶起鐵聲簌簌。
左軍大將羿鴻、右軍大將焦安都在其中,風塵僕僕未曾休息。
雖然他們的甲冑都經過簡單擦洗,但洪範還是嗅到了或腐敗或新鮮的血腥味。
徐運濤默然端坐,又取幾片菸葉咀嚼,示意免禮。
後來者各按級別入座。
軍議開始,最先彙報的是匠作營督管龍鬚士。
此人坐在裘元魁下側,五十許年紀,留著山羊長鬚,略有肥胖。
“從初六下午到此時,共五日,匠作營在老夫督管之下製作了一百一十架單梢砲,三十架三梢砲,五架六梢砲,六臺車梯,四臺臨車。”
他也不行禮,徑直坐著說話,但帳內無人以此為忤。
曾經百勝軍的重型砲車需要一二百人拉索,相比之下龍鬚士自北疆帶來的配重砲車不僅大幅儉省了人力,威力還更大。
“請問督管,消耗的器械多快能補上?”
徐運濤發問。
“剛剛清點過,一日強攻下來砲車完備率大約六成,到明早可以恢復到八成半;至於車梯和臨車都被燒燬在城下,只能新做。”
龍鬚士即回。
“再往後,大約一日能多三十架輕砲,五架重砲,一臺車梯,一臺臨車。”
“怎麼比前幾日還要慢些?”
前軍大將潘銳皺眉問道。
龍鬚士側目視之。
“你要能變出足夠的木料鐵料來,速度比昨日再快五成也能做到。”
他伸手撓了撓鼻翼上的疣子。
潘銳見裘元魁遞來眼色,不敢再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