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運河邊沿的延浦鎮,初春時節依然有些溼寒,這日一早,貓兒巷土坯斑駁的巷子口,袁冬初揹著揹簍,腰間別了把小鏟子,雖然一身的補丁衣服,也是做粗活的樣子,但看著就是分外的利落。
她約了前院的秀春和小翠一起去挖野菜。
這個時代可不講究什麼野生、無汙染、微量元素什麼的,野菜更不是什麼稀罕物。
當現代渲染的各種營養豐富的野菜被當做口糧時,其實是很難下嚥的,吃到肚子裡也遠不如大米白麵甚至玉米高粱舒服。
但是,在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幾乎沒有的環境裡,在糧食嚴重匱乏的古代,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口感什麼的,那都是有錢人的追求。像袁冬初這樣的平民人家,只能把營養豐富的純野生、無汙染的野菜當做口糧,用來哄騙肚子、維持生存狀態。
享受過現代幸福生活和各種社會保障的袁冬初,莫名其妙就被扔在這個時空,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什麼叫打落牙齒往肚裡咽……
她敢抱怨說她是穿越的嗎?她敢說她曾經生活在怎樣豐富多彩、衣食無憂的世界嗎?
她不敢!!!
其實吧,如果不是真正經歷了穿越,袁冬初還真沒覺得原來的生活有多美好。
所以說,做人要知足……可惜她知道的晚了……嗯,那啥,估計就是早知道也沒啥用,該來還得來。
袁冬初穿來時間不長,僅僅半個月。更令人髮指的是,她穿來的家庭不但貧困,而且只有她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連個多餘的幫襯都沒有。
對於古代家庭,男孩子比女孩子有用多了。原主遵循著這個時代的規則,一直守在家裡做些家務,對家裡生活狀況的改善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也就是說,她家挺窮的,家裡的生計只能靠父親袁長河一人維繫。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除了父親,她沒有別的依靠。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最初的驚愕和不適還未消褪,她就得整頓情緒,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努力活下去。
這不,沒吃幾天野菜就開始反胃的她,便開始積極的、儘可能多的挖些野菜,除了日常吃,還要挑揀能晾曬的曬乾,以備不時之需。
總之只有兩個字送給中大獎的她:命苦!
早之前聽一個年紀大些的同事調侃過: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怨社會。有時候,聽天由命也是一種積極態度。
所以,現如今的袁冬初就是秉承了認命的積極態度,努力進入角色。
父親去做他的船工活計,袁冬初則匯入初春挖野菜的大軍,不但挖野菜,還得挖空心思的把野菜做的好吃一些。
“冬初,我娘照著你說的法子做了貼餅子,味道好很多呢。我娘嫌棄了我好一陣,說我不如你能幹。”秀春笑嘻嘻的,一邊走一邊嘴不停的說著,絲毫沒有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的懊惱。
小翠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我得和冬初姐多學些本事,這幾日跟著冬初姐,沒少學各種吃食的做法。咱們這粗茶淡飯,其實也能做的有滋有味呢。”
袁冬初無語望天,不過是把味道苦澀的野菜多焯下水,把貼餅子換了個做法,又給她們說了說野菜卷和幾種涼拌野菜的做法,這就叫有滋有味了?
想她生活的年代……物質之豐富,和當下對比,簡直就是天怒人怨啊……
“你咋的了冬初?”秀春發現她表情異樣,連忙問道。
袁冬初也是連忙擺手:“沒事沒事,你們誇得我慚愧的不行。我得趕緊多琢磨琢磨,再想出幾樣野菜的吃法。”主要是,除了野菜,也沒別人能讓她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