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遠圖是不是實在人且不說,但他這番話說的,卻是真的實在話。
讓他把鴻江船廠識文斷字的管事和賬房什麼的,派去給誠運分揀包裹,而誠運投遞的攤子又那麼大。
各處都這樣派人的話,光是人力方面,他就虧大了。
還是袁冬初那樣的教導方式比較好,教授方法很粗淺、也很沒內容,但成效很快啊。
這種方法,著落在投遞業最是合適。
劉管事彙報:“小的給袁姑娘解釋,說東家您說過,救急不救窮,誠運自己從根本上把事情解決了,才是長遠之法。”
他把兩人當時的對答講述一遍,又特意提了袁冬初寫字的筆:“袁姑娘著實能耐,寫單分類做的飛快。她用的羽毛筆稀奇的很,說不定二小姐會感興趣。”
卓遠圖聽得若有所思。
沉吟片刻,才說道:“嗯,讓靜蘭看看也好。不參加科考,也沒有書法大家的天賦,單論寫字做事的話,當然是快速簡便最佳。”
他想的是,若袁冬初那羽毛筆果真簡便實用,而且如劉管事所說,筆畫纖細清晰,這優勢就相當明顯了。
首先就是鴻江船廠和所有下設分廠,每月的各種賬冊、單據,以及各地來往的文書信件,總和起來,有著極大的書寫量。
如果用羽毛筆書寫快、筆畫細且清晰,到時,紙張和墨條能減少不小的開支。單張賬冊和單據的記錄內容增加,這些東西儲存佔地不但會減少,查詢起來也更方便。
唯一不確定的是,這所謂的羽毛筆製作是否簡單。若製作材料和羽毛相關的話,耐用也是個問題。
…………
第二天,袁冬初正著手準備接下來的招工及培訓事宜。秀春和小翠不在,這些事就得她自己來做了。
至少也得親自出馬,帶出幾個能做專業培訓的人。
她坐下來書寫文案沒多長時間,也就是辰時剛過,卓靜蘭的帖子便到了。
送帖子的,依然是貼身伺候方大太太的趙嬤嬤。和之前一樣,顯示著卓家對袁冬初的一貫重視。
來帖上寫著,二小姐卓靜蘭計劃於後日,邀約袁冬初和周彩蘭過府小聚。詢問該時間,袁冬初是否方便。
趙嬤嬤還特意說明,她剛才已經見過秦大奶奶,秦大奶奶有空的。
意思是,只看袁冬初的時間了。
拜望卓靜蘭本就在袁冬初的計劃之中,只是她一到通州便開始忙碌,還沒來得及給卓府送拜帖。
卓靜蘭定的後日,已經給她預留了安排事務的時間,她當然是方便的。當即回帖,定下後日小聚。
而且不用趙嬤嬤說,袁冬初也知道周彩蘭的情況。
周彩蘭昨日沒來投遞行,卻是怕耽誤袁冬初做事。但午間時,派劉嬤嬤往投遞行這邊送了一份燉菜和兩樣小點心。
明顯就是很有時間,正閒著呢。
把趙嬤嬤送走不多時,又有人來,說是鴻江船廠卓大官人派來的,求見袁冬初和投遞行主事潘再水。
袁冬初頗覺詫異,卓靜蘭後天請客,送信的是方大太太身邊的嬤嬤。這事兒卓遠圖理應知道,可他們這前後腳過來是個什麼意思?
生意上的事兒,當初卓遠圖說的清楚,就是鴻江船廠只做些許投入,兩家生意是剝離的,不做牽扯。
一定不是公事,但若論私交,卓靜蘭已經送了帖子。
那麼。鴻江船廠派人來幹什麼?
袁冬初讓婉兒去前面喊了潘再水,把鴻江船廠來人迎進來。
潘再水很熟絡的和來人進了堂屋。
袁冬初一瞧,還真算熟人,是卓遠圖的隨行小廝。
小廝上前見禮,三個人客氣幾句,各自落座。
擔著差事的小廝並不囉嗦,幾句客套話說過,便道明來意:“我家大官人聽說姑娘到了,投遞行的事務也處理的妥帖,特意派小的過來問問,您二位什麼時候有空,可否請去鴻江船廠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