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運把河運和投遞業貫通整個大河,當然對接下來的發展有想法。
這之前的投遞行,因財力有限,接收的包裹也不很多。所以,投遞行雖有若干分號,卻都是小本經營。除了通州總號設有賬房,其他分號都是掌櫃自己做記錄。
至於其他的輔助和後勤,壓根就用不著。
通州的投遞量暴增,地緣優勢是重要原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州的業務量一定會繼續增加。而其他投遞分號,也會面臨同樣狀況。
這種情況,如果繼續眉毛鬍子一把抓,投遞行就做不下去了。
卓遠圖估計也有這方面的擔心,所以才有此一問。
關於健全投遞行管理機構的事,潘再水倒是有所瞭解,但還不足以給人做講解。
這事兒便由袁冬初給卓遠圖介紹:“我們由計劃,待到投遞業漸漸做大,投遞行的各項事務就做進一步的細化……
“在機構設定方面,通州總號需設定幾個管事房,比如:人員培訓和排程部;財務管理部,也就是賬房;還有物資供應和儲備,以及外部事務接洽等部門……”
看著卓遠圖略感意外的神色,袁冬初解釋道:“大官人也知道,我們沒接觸過大商號的事務管理。所以,這些管事房的稱呼,大概和尋常商號不太一樣,但意思應該不差。
“您是誠運投遞的大股東,投遞行構建有較大變化,我們理應給您出示一份正式文書。過兩日,我們寫一份較詳細的計劃書,送來給您過目。您看可好?”
“我等著看袁姑娘大作。”卓遠圖笑道。
袁冬初說的什麼部,他基本聽明白了。但涉及到從未聽過的詞彙,有點懵也是真的,很需要文字性的東西做些輔助。
不過,袁冬初給出的解釋也很合理,沒接觸過大商號的具體事務,只好按她自己的理解設定稱謂。
難得的是,這些稱謂聽起來還不錯,一聽之下,就能明白其含義。
這姑娘,每遇到事情,都能由讓人眼前一亮的舉措。
潘再水插不上嘴,卻也連連點頭。這些有著新名詞的管事房,聽著好複雜,以後又都歸他管。
這份計劃書,他也急等著看呢。
卓遠圖最好奇的,是“人員培訓和排程部”。
若說掌管商號或者什麼行業,卓遠圖自認還是有點見解的。但誠運投遞牽扯到用工,在他看來,卻是個大大的難題。
卓遠圖詢問:“投遞行的用工,算起來應該是體力活兒,又要認識些許文字。袁姑娘所說‘人員培訓和排程部’,就是做這方面的事情?”
他不理解的是,專門養一群這樣的人,就為了教投遞小子怎麼做事?
這個潘再水是清楚的,這時,便讓他再溫習一遍。
潘再水衝著卓遠圖笑一笑,謹慎的給他解釋細節。
袁冬初給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現代司空見慣的、定向培訓的方式,分不同工種、做不同的培訓。
把投遞行原本的做事章程進行細化,培訓時,做不同事務,學習的章程也有所不同。
教導認字也是一樣,投遞員學的是負責區域內各街巷的名稱,以及常見姓氏和人名。負責分揀的人員,培訓時,則注重大河沿岸各城鄉鎮子的地名。
新招人員培訓結束後,需接受考核。達到標準的人,才能入行做事、成為投遞行的試用工。
潘再水的解釋很謹慎,但也很清晰,聽得卓遠圖頻頻點頭,這又是以個好法子。
尋常的店鋪和作坊,包括鴻江船廠這樣龐大的產業。在用工上,都是透過師傅帶徒弟來教導新人。
這種不怎麼花心思的方法一直沿用,誰也沒想過做什麼改變。但袁冬初面臨用工難題時,卻有不一樣的舉措。
把新人集中起來,用統一講授和擇優錄用的辦法,達到快速出徒的目的。
聽潘再水的意思,誠運似乎有相關的授課內容,就是潘再水稱作教案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