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1章 朝廷的重視

看著朝廷公文中對誠運投遞的態度,顧林差點兒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麼會這樣?

其實,皇帝還是很看重他的,京城官員並非只帶來一份朝廷議定的公文,另外還有一份書信,是皇帝親筆寫給他的。

信中,皇帝首先肯定了他對天下安定的掛懷,然後簡單解釋了投遞行能給予百姓的便利,還有資訊流通對南北商貿的重要作用。

最後,皇帝很貼心的關心了他的家事,叮囑他不必因投遞行的去留,造成他們父子關係不和。

這話說的,特麼皇帝越來越不直爽了啊!

顧林不是沒腦子的人,據他猜測,皇帝大概從他的書信中看出,他和顧天成父子兩人的關係已經無法調和。

所以才敢讓誠運投遞繼續經營。

誠運投遞那個女子,嗯,就是袁冬初,她應該沒有虛言。

資訊流通大概對貿易繁榮真有作用。於是,皇帝和一干大臣商量之後,認為誠運投遞絕無可能和他同流合汙,得出可以繼續經營的結論。

這中間起關鍵作用的人,顧林第一個便想到了姜知幾。

姜成華僅憑顧天成的一個口信,就能從京城趕來通州,可見他們關係匪淺。

如果顧天成指使姜成華求助姜知幾。

而姜知幾確定投遞業於商貿發展有益,更能扶持一個能和他為敵的民間勢力。

結果那還用說?姜知幾一定會盡心竭力的玉成此事。

顧林暗歎一聲,顧天成那個混賬搞出來的事端,被和他敵對的官員利用了一個徹底。

他還沒想到漕運這麼重要的事情,但京城有了這樣的態度,誠運投遞的經營阻力定然大大減小。

顧天成的河執行,一定會順勢崛起。大河那麼多貨運船隻,或者真就被他整合,經營出一個龐大的團隊。

顧林只要想想那個結果,就覺得莫名窩囊。

顧天成如今什麼都沒有,就敢對他這個老子表示滿心滿眼的不遜。若他能整合河道運輸,可想而知,他會囂張成什麼樣子?!

再想將軍府他那幾個兒子,沒一個比得上顧天成。

日後他再見到劉氏,顏面何存?!

還有京城的眾多權貴,被他捨棄的兒子如此出息,最終卻是這樣一個結果。怕是他多年征戰的赫赫威名,也將大打折扣。

但顧林很無力,這是皇帝的意思。

治理天下和征戰沙場不一樣。和敵人對陣,只需用盡手段,把敵方置於死地就行。

但天下平定之後的治理,卻要透過各種調停、各種計較,達到讓天下安定、百姓安寧的目的。

戰事結束之後,顧林一直在適應自己的新角色。原本他適應的很好,第一武將、皇帝近臣的地位極為穩固。

但改名為顧天成的兒子,便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第二次來通州的一行人,為首之人名叫錢瑞宣,在戶部任郎中一職,給顧林送信只是順道。

他的主要任務是透過府衙,瞭解誠運投遞的運作情況。

畢竟,若不是查到幾個前朝逃犯,顧大將軍的嶺倉巡視早就該結束,前往下一站了。

人犯已經順利交接,有京城兵馬押解回京,顧林既然已經交差,那麼他是否還在嶺倉都不一定。

但現在,顧林既然沒走,錢瑞宣便把他順帶的任務完成了。

在外人面前,顧林一向能沉得住氣。

他神色沒什麼變化,依然從容鎮定,氣場十足。但看過公文,再看皇帝的書信,用的時間著實長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