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婉兒對面的陳嬤嬤,很嚴肅的瞪了她一眼,嫌棄她話多、打擾了袁冬初。
婉兒縮了縮脖子,不敢在這件事情上糾纏,轉開話題說正事:“剛才星耀來回話,說收到武全投遞分號掌櫃的回信,已經給旺升三人做了安排,讓姑娘不用擔心。”
“那就好。”袁冬初原本也沒擔心。卓家派給卓靜蘭的下人,若是連三個流浪兒也安排不好,卓家又哪裡撐得起大齊朝首屈一指的造船業。
卓靜蘭回去的這個把月,袁冬初雖然主要照應慶州的物流運轉,但同時也在瞭解津州府街道劃分和家族勢力,以及津州下轄的各城各縣人口分佈及經濟狀況。
另外,慶州投遞行招人時收下的旺升三人,這時也有了用武之地。
他們三人本就是流浪兒,其中的鐵蛋還是從其他縣城,誤打誤撞走到慶州城的。
這種情況,很合適在乞丐、流浪兒中混跡。透過貧寒艱難時的相處,大家相互熟識、相互接濟,並瞭解對方的性格人品,方便以後拉一票人去津州做事。
為著路程近一些,袁冬初便把旺升三人放在了武全縣,作為他們主要的混跡之地。
雖然武全縣有文家族人,和投遞行還很不對付。但那地方終究在慶州管轄之下,依然有吳家的影響力。
並且,之前袁冬初把顧林、姜家和廖家拿出來說話,足夠唬住一些人了。
文家在搞清楚投遞行和這幾家的關係之前,應該不敢為難武全縣投遞分號。
而旺升三人有武全縣分號掌櫃照應,不但遇到事情有避難之所,也有資本照應新近結實的乞丐、流浪兒。
在其他小兒因討不到食物而捱餓的時候,他們能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一些,很能拉攏一些人。
這些事情,是袁冬初詢問他們三人能否單獨在武全縣混跡一段時間時,旺升和有金商量之後,自己籌劃的。
這段時間,他們跟著袁冬初,主要是星耀教他們認字和做事,這三人沒少學與投遞行相關的事務。
接下來給他們的認字卡,都是津州的一些地名。他們三人的學習勁頭很足,讓袁冬初很是感嘆,自己當初留下他們,真是賺到了。
婉兒琢磨著,袁冬初剛收到三封信,別人的不說,起碼袁長河會多叮囑些什麼,沒準兒她家姑娘會因此改變行程,於是問道:“姑娘,咱們的行程有沒有變化?”
星輝找人詢問碼頭,聯絡了明早啟程的一支船隊,她們便是計劃搭乘這隻船隊的貨船回通州。
對於婉兒的詢問,袁冬初都沒帶想的,便說道:“還按原來的計劃,咱們明早就走。”
等誠運自家的船隻,那得等到什麼時候?
照著袁長河和顧天成說的時間,他們現在很可能已經在通州了。
袁冬初甚至有點後悔,應該早早把慶州這邊的事務安排下去,在通州等他們才對。
第二天,東方的天邊剛有一線亮色,半個天空的雲還是濃重的鉛灰色。藉著天邊那一線亮光,碼頭上已經有人忙碌起來。
袁冬初帶著婉兒、陳嬤嬤和星耀,由曾家派馬車,把他們送到慶州碼頭。
他們搭乘的,依然是前一天說好的貨船。
曾家派了個管事,另外還帶著兩個婆子,特意來送袁冬初主僕。由管事出面找船主,在倉房的安置上,很是給了袁冬初一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