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蘭和廖君怡都對立體帖子給予了很高漲的熱情,卓靜蘭自己再看這兩張圖文說明,由不得的就擔心起來。
她問袁冬初:“你和那個筆墨鋪子訂貨時,有沒有簽訂文書?”
袁冬初很明白她擔心的是什麼,不過,這種擔心真的是沒必要,別說古代沒有專利申請制度,就是現代,這種手工類的物品,所涉及的範圍太寬泛,怕是專利也沒辦法保護。
面對卓靜蘭的詢問,袁冬初答道:“只簽訂了這兩種帖子的製作,還有製作質量和數量、以及交貨日期。其他就沒了。”
卓靜蘭有點著急,說道:“若是他們製作這兩種帖子時受到啟發,同時製作其他有意義的立體帖子,比如招財進寶、吉慶有餘什麼的。
“那時,人家將不再給咱們做帖子,而是自己做了去賣。或者找咱們投遞行,給咱代購費用,上投遞行的代購名錄。這樣一來,這個生意不是我們自己的了。”
果然就是擔心這個,袁冬初露出無奈的表情:“本來咱們也管不了,杜家宴會做的那個繁花立體帖子,說不定現在已經有商家惦記上了,只是礙於杜家勢力,暫時沒有動作而已。
“至於接下來一些有門路的商家見到實物,受到啟發之後,會不會弄出別樣立體帖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卓靜蘭聽得有理,也是露出遺憾的表情。
周彩蘭也嘆息道:“可惜了冬初這麼好的想法,卻是便宜了不相干的人。”
袁冬初心中暗笑這些古代小女子們心思簡單,當下給幾個人說寬心話:
“沒什麼可惜的?哪有那麼多獨家買賣可做。這世上,任何生意只要賺錢,就攔不住大家跟風。也只有大家一起做的生意,才能相互較量、精益求精。
“若慶州真因為做各種帖子而名揚天下,說不定會帶動了慶州別的特產,慶州也會因此繁榮起來。
“真到了那一天,究其根本,依然是咱們靜蘭起頭,把慶州的特色帖子推廣往各地,闖出了慶州的名氣。”
她轉向卓靜蘭,笑道:“若慶州帖子有一天上了地方誌,怎麼也得提一下吳家媳婦卓氏。所以靜蘭你好好做,咱等著你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她憑空描繪的這張藍圖,一點兒沒讓卓靜蘭興奮起來,反而很吃不消的樣子。
她用非常懷疑的語氣說道:“不過小小帖子而已,就算能賺些銀子,哪至於讓慶州因此繁榮起來?不可能。”
“怎麼就不可能了?”袁冬初的堅持其實有點遲疑,她只是有點模糊的感覺。
就像因木板水印年畫出名的楊柳青古鎮,就像能把風箏精製到難以想象的山東濰坊,就像瀏陽的煙花爆竹……等等。
木板印刷可以說哪個地方都有,同樣也有印年畫的,但就是楊柳青出品的年畫最受歡迎。
風箏同樣什麼地方都有,甚至人們自己動手也能做上幾個,但要說精緻、飛得高、各種花樣,那就得濰坊……
連年畫和風箏如此常見,製作門檻很低的物品,都能把一個地方經營成文化古鎮。立體帖子這種跨越千年的東西,善加經營的話,怎麼就不行了?
廖君怡同樣不敢苟同:“是啊冬初,你是不是說得太誇張了?”
周彩蘭向來站隊袁冬初,這時依然不改初衷,雖然不是很堅決,但也表明了態度:“既然冬初這麼說,那就有她的緣由。”
結果袁冬初很不給力,一個轉折差點兒把周彩蘭閃到。
她笑了笑,說道:“當然,這只是一個設想……”
周彩蘭剛想沮喪,廖君怡也打算鬆一口氣的時候,袁冬初再次轉折,道:“但是,很有可能實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