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往常一樣流逝,通州府衙和萬頃倉遷址,也不緊不慢的進行著。
眼看就進入了六月,長策河運承攬的七十萬石糧食,已經運了近四十萬石。
這效率,說不上快,但也說不上多麼慢。雖然中間有糾紛, 也有拖拉的時候,但按照這個進度,今年十月份一準兒是運完了,各方面倒也都能接受。
到六月下旬時,在坪州碼頭卸貨的顧天成,收到秦向儒的來信。
信裡說的是他了解到的確切訊息:昌河上游斷斷續續已經下了五天雨,昌河水位有所上漲。良州和凌州的氣候也不太好,大部分地區都是陰雲密佈。
作為秦向儒建議萬頃倉搬遷上書的親眼見證人,顧天成對這封信極其敏感, 瞬間就想到昌河和大河交匯的通州。
有了這個顧慮,他立即給誠運各貨船下達通知:凡誠運南北的貨運,儘量集中在沐州、坪州和通州之間,隨時等待集結的訊息。
正好,同在坪州碼頭卸貨的,還有一家叫東青河運的十條貨船。這家河執行的東家人不錯,比較對顧天成的脾氣。
想著萬頃倉那邊還沒運走的糧食,顧天成交代手下兄弟照看卸貨,他自己溜達著,走向東青河運卸貨的地方。
負責這支船隊的管事叫劉彬,他認識顧天成,還曾陪著東家與顧天成一起小酌過,算是熟人。
“顧當家。”劉彬衝著顧天成拱手。
他雖然帶著十條貨船,比顧天成所帶船隊規模大,但終究是跑腿辦事的。
而顧天成是誠運南北的大東家, 手裡還有大小上百家投遞行。這種身家,是能和他們東家坐一起談天說地的,他比不了。
顧天成還禮, 笑著說道:“劉兄這趟又是滿載,賺的不少啊。”
劉彬客氣道:“這一趟運氣好,正好攬了趟大活,卻是不能和顧當家比。若整年算下來,我們這十條船賺的銀子,怕是比不了顧當家這六條船。”
誠運的船的確有這個優勢,往往是載貨的船還沒到地頭,投遞行已經聯絡好下次啟航的貨物,而且還是精選過、運費更優一些的。
誠運的這個便利,其他河執行無論如何也比不了。
顧天成也笑著回應:“運氣好,運氣好,我們也是全憑運氣,和你們這樣的大河運沒法比。”
接著話題一轉,問道:“不知你們日常都是怎樣和貴東家聯絡的?”
劉彬笑道:“書信聯絡啊,過去是拖熟人帶,有要緊事就派人專程跑一趟。自從有了你們的投遞行,書信聯絡就很方便了。”
他略有些不解,卻也沒過多糾結,而是直接給了個極有用的訊息:“正巧我們東家要去通州談一筆生意,這一兩日就會路過坪州。”
顧天成臉上的笑意更濃,謝道:“這樣就好,託劉兄的福,看來我的運氣也很好了呢。”
劉彬試探問道:“顧當家找我們東家有事?”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想找你們東家問個話。”他衝著劉彬拱手,“多謝劉兄,我便在坪州等貴東家了。”
谷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