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土木堡戰神明英宗時,逃亡計程車卒累計竟有百萬之多,各個衛所名義上或許有數千士卒,實際上還能有一半在就不錯了。
陸淇一邊思索一邊往裡走:“恐怕,這衛所也不靠譜啊。”
陳銀兒四下看看,輕聲道:“衛所兵的事我也聽說過,我孃家那附近幾個村子,衛所兵可橫著呢!
不但不讓人出海捕魚,還挨家挨戶地查漁船。凡是船頭寬過兩臂的人家,都被抓走了,親友若不去贖,都回不來的。
因為這個,多少人沒了生計被餓死了!”
“這些傢伙……”陸淇皺起眉。
怪不得倭寇勢力越做越大,後期甚至幾十個倭寇就敢登陸上岸,在內陸穿縣過府轉戰千里,一度殺至陪都南京城下。
而面對區區幾十個敵人,南京守軍被殺了兩個把總,死了八九百士兵,而倭寇卻連一具屍體也沒留下。
這些事情都是被《明史》和當時的文人記錄下在冊的。
堂堂大明朝,南方武備竟然廢弛至斯!
陸淇越想越覺得心裡沒底,茫然無措地停下腳步站在街上:“怎麼辦……”
就聽見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喝:“恁個小書生不走就讓開,擋什麼路?”
回頭看去,卻是個身高九尺重面闊頤的壯漢,一身的勁裝打扮,肩上還抗著根布帛包裹的長棍,正不滿地看著她。
“猛鏢頭不得無禮!”一旁商人打扮的掌櫃趕緊上來作揖賠禮:“這位小相公,鏢頭是個粗人,您別和他一般見識。”
聞言,有個鬚髮皆白的老者灌罷一口酒,醉醺醺地望來:“如今寇患頻頻,官兵皆風聲鶴唳,我等草芥之民還是少造事端為好。”
“福生無量天尊!”
一個穿著道袍的道士揮了揮拂塵:“老丈此言差矣!我等男兒丈夫,此時正當出山平禍,救萬民於水火才是,何謂少造事端?”
猛鏢頭把肩上的棍子往地上一杵:“道長說得好!說到了某家心坎裡啊!你我既有此心,不如同去衙門投身報銷如何?”
“好!”
“諸位慢來!”陸淇趕忙叫住他們,施了一圈揖:“小生乃是本縣的師爺陸筠,方才聽諸位說要往衙門去?”
眾人紛紛見禮。
猛鏢頭抱拳:“原來是陸師爺當面,某家失禮了。”
“無妨,倒是鏢頭與道長能有此報國心,實在讓小生敬佩!這廂為你們引薦,且隨我來!”
被陸淇誇了兩句,猛鏢頭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然後猛然想起了什麼:
“縣內還有同行的十幾個鏢局弟兄,個個都是好手,某家這就一併去叫來!”
道長從腰間解下一把劍:“貧道雖是孑然一身,手中卻還有三尺青鋒,今日皆任憑衙門驅使!”
見此情形,旁邊的百姓都踴躍起來,紛紛帶著自家子弟也來報名,驅逐倭寇也是在保護他們的家鄉,他們也要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