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果兒

一夜過去,受傷的感覺已經撫平了很多。她起身踩著厚厚的地毯走到窗邊,“刷”地開啟了落地窗的簾子。上午的陽光突然鋪瀉進來,灑滿了她的全身,很溫暖。她側頭看著大妝鏡裡的自己。身材勻稱,面板緊緻,穿著金色暗紋的貼身吊帶睡衣。嘴角不由慢慢翹起。

她現在還能清楚記得那個女孩第一天進入北方銘泰的樣子。

打從第一天起,這個女孩子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雖然容貌不算頂漂亮,這孩子身上卻有一股子“仙氣兒”,總是讓接近的人覺得清爽。她原以為尹傑開的第一單會是神龍公司————神龍的李總初遇尹傑的時候,眼睛裡的亮光在場的人都看到了。可誰都沒料到尹傑會獨闢蹊徑地從韓國老太太那兒入單破零。當然最後神龍也一樣沒能逃出這清秀女孩子的五指山,而且她神奇地把李總那點貪慾給成功轉化成了慈祥的關愛之情...

即使今天,尹傑手裡還握著幾個大客戶,包括外專編譯中心和那幾所大學。說到曹坤,徐文麗能確定尹傑之前並不認識他,可她就能那麼自然舒服地拉上關係,而且把關係做得那麼鐵。儘管尹傑表現得規規矩矩,甚至在眾人面前刻意保持和曹坤的距離,可只要兩個人站在一起,他們之間的氣場就是簡寫的“信任”二字。

徐文麗確認尹傑是那個能幫她開疆拓土的人。

然而,尹傑昨天的一席話把她熱切的心打到了谷底。就像在燒的正旺的火上潑了一盆冰水,只餘下潛伏在木炭裡的微弱的火苗和嗆人的青煙... ...

恍惚一夜之後,她心情舒緩了許多,但仍有一些心浮氣躁。

“麗麗,還沒起床嗎?起了就下樓早餐吧”。這是裴姨的聲音。

徐文麗父母都身居高位,她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官二代”。父親已經離休,母親還在任海關監察司司長。姐姐現在是一個大型地產集團的總裁。在父親的鼓勵下,她堅持自己打出天下,即使如今遇到難題她也想嘗試著自己先解決,害得母親天天擔心,特地把裴姨送來照顧她的起居。

“尹傑走後,營銷這一塊怎麼辦?難道以後我自己抓?”她喝著燕窩,皺起了眉頭。

突然,她想起昨天尹傑說的話,願意把機會留給合適的人,難道她那兒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徐文麗的白色寶馬停在樓下的時候,時間已是正午。她上樓走進大廳,不出意料地看見一個人獨自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

聽到動靜,尹傑啜著香茶轉過身來。

“文麗總。”

“怎麼不去吃飯?”

“等您。”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讓徐文麗心裡舒服了很多。

“走吧,我也沒吃。夫妻肺片走起。”

兩人都嗜辣,只是平日裡都不常吃。尹傑是擔心誘發咽喉炎,她從小呼吸系統就容易出毛病。徐文麗則是為面板著想,她膚色偏黑,而且是疤痕體質,一旦起痘就一定會留下痘印。

兩人到峨眉酒家坐下以後,徐文麗點了水煮肉片、夫妻肺片,尹傑點了豌豆尖和瑤柱清湯娃娃菜,再點了一碗米飯。

峨嵋酒家是帝都的川菜老字號,1950年就建立了。第一任主廚伍鈺盛大師畢生精於川菜。據說曾經輾轉上海、香港、澳門,而且專門接待名人政要,聲譽頗高。在峨嵋酒家主廚40餘年,創立了自成一家的“峨嵋派川菜”,發展至今。雖然伍老爺子已經退休多年,峨嵋酒家在保持傳統菜餚的同時也不斷進行菜式創新,但獨樹一幟的“峨嵋派川菜”至今仍然沒走板兒。根據峨嵋簡史記載,峨嵋酒家曾在50年代承辦了為抗美援朝將士慶功的功臣宴,這是“峨嵋派川菜”在歷史上最為榮耀的一章。峨嵋酒家的名號也由此逐漸打響。在其開業10週年之際,梅蘭芳梅先生宴後提筆贈詩“峨嵋靈秀落杯盞,醉飽人人意未闌。應時識清培育廣,良庖能事也千般”,至今傳為佳話。

菜上齊了,尹傑按慣例把米飯撥出一半到自己的碗裡,餘下的半碗米飯放到徐文麗面前。

徐文麗單刀直入地說:“昨天你給我的衝擊很大,幾乎一夜沒睡。”

她看著尹傑的眼睛說:“既然你已經做了決定,再多挽留也沒有意義。我想知道你對自己留下的營銷攤子怎麼考慮?”

尹傑微微腹誹,我還沒接手呢,說什麼“留下的一攤子”呢?

她微微笑了笑,也直截了當地說:

“我就知道您瞭解我。”

放下筷子,正色道:

“我的想法是這樣,您看看有沒有可取之處。

公司目前主要為大型的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定製翻譯系統。也就是說我們的主要客戶是資金比較雄厚的政府和大型的企事業單位,但並不是說中小型企業這個市場我們就不再參與了。首先來說定製系統專案,好處是專案金額比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比較豐厚,不好的地方也是因為專案金額較大,對銷售的限制性比較強,審批週期長,對資金實力要求比較高,另外還賬期比較長。這是我們的主營業務,我猜想您的業務重點也必然放在這裡。“ 她詢問地看了看徐文麗。

徐文麗點點頭,“目前公司的積累,無論業務還是技術,都在這個領域。因此我不可能放棄這項業務。“

“不僅不放棄,您應該還會著重拓展。那麼我的建議是,在挖掘定製客戶的同時,也針對老客戶開發新的服務專案。以外專編譯中心為例,他們涉及到的詞彙和翻譯內容,除了覆蓋外交、外貿、各產業領域之外,更多的還有政策性詞彙。說到政策性詞彙,估計沒人比他們更專業。其實他們自己已經收集整理,但因為人手有限,方式方法受侷限,整理出的內容也比較有限,大部分至今還處於碎片化狀態。在我們的系統進入使用之後,可以透過其中的“新詞典”按鍵收集相關專有詞彙,加上他們之前的積累,利用我們自己的專業技術,為他們提供自有詞庫整理服務,然後把整理成果整合再次進行系統升級。您看這樣是不是可行?以後還可以和編譯中心合作,把專有詞彙整理成詞典,聯合出版。”

“出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