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這次聽懂了,非常大聲:
“總領事先生剛才用了一箇中國的成語來表示對兩國企業界合作的祝願,他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轟。”全場大笑,隨即為他奉上雷鳴般的掌聲。
尹傑一次一次上臺,為大家介紹每一位演講嘉賓。她的串詞不多,但幽默凝練,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又清晰簡潔地總結每一段演講的精彩亮點。
會場氣氛熱烈。每一段演講後都有企業家舉手提問。這對於S國代表團而言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歐美人的印象中的中國企業家一般都相當含蓄(害羞),通常不願當眾提問或表明自己的看法,反而更願意在私下場合進行交流。
尹傑非常清楚今天這種情況的原因所在,一是會場整體氣氛比較活躍,當然總領事的成語應用對活躍氣氛功不可沒;二是各位嘉賓的演講主題都緊扣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相關問題上,內容充滿“乾貨”;三則是這次的參會人員的唸經結構中,有一大部分屬於“少壯派”高管。這裡簡要介紹一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們把企業傳承看得非常重,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傾向於把家裡出色的後輩首先送到國外深造,畢業後再回到家族企業歷練,這樣一來既開拓了眼界,又拓展了人脈,還能有效把“所學”應用到家族生意當中來。這次來的很大一部分企業高管都屬於這一類“少老闆”,是在長輩扶持下已經逐步開始接班的家族繼承人。比起父輩來,他們或許尚且稚嫩缺乏經驗,但卻更有激情更有闖勁,對歐美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接受度也更高。
宣佈了茶歇時間,尹傑一眼望去,Cora已經上前幫助兩位需要翻譯的S國企業家與中國企業家溝通。尹傑向Erdmann及寧先生打招呼致意之後,也陪著她負責的Hofmann先生走出會議廳。Hofmann先生是Osterburg公司的總經理,這個家族公司專門從事禮品和紀念品的經銷,在歐洲各大城市和景點都擁有自己的店鋪,此外還擁有穩定的5000多家零售客戶。
排隊各取了一杯咖啡後,尹傑帶著高大的Hofmann來到聖寶龍公司的董事長宋謙身邊。聖寶龍主要生產各類節日禮品,在歐洲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銷售。尹傑為兩人做了引薦,不出所料,他們交流得非常開心,短短15分鐘內,兩人居然已經初步達成了幾個品類的合作意向,並約好了週五Hofmann到聖寶龍的揚州總部和工廠考察。
圓桌會議環節進行得非常順利。坐在主持位置上的Erdmann妙語連珠,巧妙地用問題把臺上嘉賓串聯了起來,還成功地引起臺上臺下的互動。結果不僅事先設定的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討論,普華永道、Fischer、以及瑞信中國都有機會借回答問題巧妙地介紹了公司的中國業務,以及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領域的經驗,進一步樹立了在相關領域的的權威形象。
&nann帶到了蘇國集團的總經理丁毅身邊。蘇國集團是江蘇最大的國營紡織品集團,公司生產的“蘇錦”燦爛華美,曾多次作為“國禮”被贈予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最重要的是,蘇國集團的紡織禮品業務發展也非常成熟。
丁毅很年輕,年僅32歲就坐上偌大國企的二把交椅。很多人歸結為他有一個好的家庭,因此縮短了奮鬥時間。但以尹傑看來,家境固然是一方面,他本身的練達、機敏、果毅在企業家圈子裡也非常突出。而最讓尹傑感興趣的是,蘇國集團已經就前往歐洲拓展市場之事開始進行相應市場和政策調研。假如真能促成蘇國和osterburg公司的合作,毫無疑問對把蘇國集團引入豪森州會非常有幫助。
丁毅本人英文水平很高,尹傑眼見Hofmann和他的交流非常順暢,簡直可以用“如魚得水”來形容,她向Hofmann打了個招呼,就向江南重機的崔忠明董事長那邊走去。
崔董事長身材並不高,面容瘦削,頭髮濃密。他看起來很有技術人員的氣質,坐在那裡並不特別熱衷與人交流。似乎在觀察,又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尹傑拿著杯子走過來時,他第一時間發現了,隨即很和藹地和尹傑握手請她坐下。透過兩人的交談,尹傑發現自己的判斷是對的,江南重機確實有想法到歐洲設立分支,但僅只是“想法”,距離“決定”還有著很遠的距離。儘管如此,參加今天的會議對於崔總而言仍然是極為有用的,從中他充分意識到了S國在商業運營上的優勢。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首要準則通常就是“貼近客戶”,由於S國國土面積太小,企業們投資歐洲通常首選國土面積大、人口基數大的G國、F國、I國、Y國,江南重工也是這麼想的。但今天的演講就像給崔忠明開啟了一扇窗,原來S國有那麼好的產業基礎和創新環境,稅制那麼優惠,稅率又那麼低,..., 原來對外投資還有那麼多種成功模式... ...
儘管如此,長久以來形成的固有印象對他的影響依然巨大,他潛意識覺得S國消費很高,那麼相應地,員工成本、營銷成本豈不都會很高?如果江南重機一定時期內沒能如願在S國找到商業機會...?
這真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尹傑思忖著應該如何把這種想法引導到正軌上來。
根據她事先做過的功課,她似乎八卦一樣說起了豪森州本地企業Bosce公司的近聞,說這公司的老總如何兢兢業業一輩子打下江山,可四個孩子都不想繼承家業。弄得Bosce先生60多歲了還無法退休。
Bosce公司生產變速箱,是重型叉車的關鍵部件!
“那是他沒有教好孩子,家裡的公司怎麼能夠沒有兒女繼承呢。”崔總很是遺憾地說。
“歐洲文化就是這樣子。父母和子女都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意願都必須得到尊重。”尹傑攤開手。
“所以從這一點上看,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好!”崔總肯定地說。他半是謙虛半是驕傲地說,“我們家大兒子,十幾歲的時候就曉得跟我說‘爸爸,我要快快長大,以後讓你和媽媽享福’。後來他去英國唸書我也時刻跟他強調,不能夠丟掉我們的文化思想。”
“那是。崔總真是有福氣!可現在Bosce先生就沒有辦法,他已經在考慮是不是把公司盤出去。雖然他的健康狀況還好,畢竟年紀大了,再過幾年可能就忙不動了。”
“賣出去?他打算賣多少股份?有什麼條件呢?”
“您有興趣的話回頭我幫您瞭解一下?說實在的,如果您落下這麼一個據點,以後在歐洲做市場拓展應該會相對方便很多。畢竟豪森州的區位優勢放在那裡,以豪森州為基地完全可以覆蓋周圍三大國家市場。那是一個交通樞紐,物流也非常方便。”
“地理位置是很好,但成本高會是很大一個問題。”
“我這麼想您看對不對啊,咱們在歐洲拓展,成本肯定比在國內拓展要高的。但如果操作模式選對了,是能找到辦法既有利於開展業務,又能合理降低成本的。您還記得圓桌會議裡專家說過的國際稅務規劃嗎?那就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
“這個我聽到專家講,但還需要再學習一下的。”
尹傑起身把普華永道的Stefan招呼了過來,兩人一起向崔總解釋起來。
飯後離開前,崔總私下告訴尹傑,如果江南重機下決心到歐洲投資,他需要一個更充分的理由。
尹傑明白他指的是Bosce這樣的專案。假如江南重工買下,甚至控股Bosce這樣發展狀況不錯的企業,首先在技術和產品方面雙方就能產生協同,其次Bosce良好的商譽和健康的商業網路對江南重工意義重大,不僅能幫助江南重工更快地在歐洲紮下根來,對其歐洲業務開拓也能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午餐期間,尹傑留意了Cora的工作情況。兩個人都按事先的安排把各自負責的S國企業家介紹給相應的中國企業,並認真地提供了翻譯服務。她特別注意了Christina的狀態,當時這個女孩面帶紅暈,眼睛裡閃動著興奮的亮光,語音清脆流暢。
尹傑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