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Ella的大俗話,Christina此人不就是傳說中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抑或是:弄臣的智慧,偏偏貪圖將帥的運?
知道了Christina已經離職,尹傑從自身角度對這個事件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
1. 職場中務必實事求是,不能虛抱幻想:甫進公司,尹傑其實就發現了Christina的不和諧,LS培訓事件之後就已經對她做出了準確的判斷。在這種前提下還對她抱有不切實際的奢望,想方設法要把她整合進自己的團隊,這不是自找麻煩麼?如同前文所說,不能輕易下判斷,但一旦有了判斷就不應抱有幻想,而應該乾淨利索進行處理;
2. 始終選擇最有效的方式採取行動:既然明白Christina滯留在公司是基於寧昊然的偏信,而寧昊然最在乎的是什麼?是和LS續約。那為什麼不利用Erdmann以及LS總部對Christina的反感向寧昊然處發力,促使把她儘早調離LS呢?偏偏在她身上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給了她再次上位的僥倖,也給了她那麼多的時間和空間四處扇風點火,最終居然變成明晃晃的兩人對壘。真是典型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3. 徹底摒棄聖母情結:雖然看不起林權的同理心氾濫,殊不知自己身上也同樣存在這一缺點。加入LS就發現Christina沒有工作能力、缺乏主動性、職業素養欠缺。明顯此人沒有任何意願融入自己的團隊,而且完全可以預料到此人在今後的工作中會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那麼為何還耗費那麼多精力教給她工作方法,引導她改善在LS總部的印象?這種聖母情結不應該出現在自己身上啊!
所以結論是,遇事(人)清醒判斷,謹慎決定,聯合一切可用的力量、採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向最佳結果努力,切忌拖泥帶水。事有不協應及時止損。
此事既了,尹傑再不把Christina放在心上。如非必要,她從不喜歡與人起爭執。對於手下敗將,她不認為有任何跟蹤瞭解的必要。“眼睛長在他人身上,那永遠成不了大器”,她還是願意把精力投放到有價值的地方去。
工作中,尹傑一貫奉行的原則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同事溝通只要不涉及自身工作的原則問題,她一向隨和低調。記得前往帝都前夕尹爸爸苦口婆心的教誨:
凡事不可太張揚。
大學畢業進入省商務廳工作時,尹爸爸也這麼教導過她。然而,當時的乖寶寶.尹傑享受著家人的蔭庇生活得天真浪漫,雖然出於對父親的尊重和信任而毫無疑慮地全盤接受,卻並未理解這一經驗的寶貴之處。六年政府工作,即使期間無可避免遇到過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背靠財政廳長表叔這座靠山,一般人還真沒有勇氣來挑釁她。她本身又是個努力工作不惹事的個性,有背景資歷的也沒有理由與她發生糾葛。即使偶有問題也無驚無險地平安度過了,所以她那幾年活得相當快樂恣意,在業務經驗積累方面頗有成績,但政府工作中本應經歷的世故磨練角度來說卻並不到位。
面對即將離開家庭的羽翼的尹傑,尹爸爸如何能夠不操心。各種經驗不僅翻來覆去講,還細細加以解釋,恨不能在短短几周內把自己一輩子的經驗都塞進她那小腦瓜裡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
凡事不要太張揚。
如若行事張揚,你勢必成為眾人的焦點,時刻處於眾人關注之下。有了成績固然不會被埋沒,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每一個失誤都可能會被無限放大,而且勢必招致更多的針對。
看著憂心如焚的父親,尹傑乖巧稱是,努力吸收,希望能夠儘量緩解老父親的焦慮。
直到嫁進帝都,沒有了任何依仗,必須得一手一腳親自打拼,她才慢慢體會到老爹那些生活經驗的可貴之處。
這些經驗在北方銘泰期間已經奏效,對她在生活中妥善處理好何宇新的親戚關係也頗有助益。如今,身處於LS這個相對獨立於寧氏其他業務的部門,面臨著LS總部和寧昊然的雙重管轄和兩者之間微妙的矛盾,父親的經驗對她的幫助尤為重大。她恪守著“不事張揚,踏實工作,溝通保持順暢及時”的原則,不忽視人際網路,但始終堅持聚焦工作,畢竟紮紮實實的工作成績比什麼言辭都更加動聽和有效。因此,僅僅到任三個月,“三把火”還在熊熊燃燒之中,一項又一項的工作成績已經坦坦蕩蕩地呈現到眾人面前。寧先生感覺頗有面子,而LS總部團隊也增添了與州政府經濟事務部溝通的砝碼,S國所有相關部門對中國市場業務的期待也在逐步上升。
這是她最為順風順水的日子。工作上沒有掣肘,只有熱情的支援。所有人都熱切盼望著中國團隊能拿出進一步的成果。包括總部出名難搞的林霞,也在Erdmann的約束下表現正常,遵循正常的溝通匯報渠道,沒有打擾,沒有橫加干涉。
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