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表現出的寵辱不驚堅定了尹傑對此人的判斷。
尹傑的直覺表明:Rac的身上不僅有故事,還存在著一個暫時無法開啟的“結”。她不知道Rac在這之前曾遇到過什麼,也不知道這個“結”究竟會是什麼,但她猜想在這個“結”開啟的那天,或許就到了Rac離開的時候了。
她直覺認為,TH中國從來都不是Rac的目的地,不過只是她暫避隱居,或曰療傷靜養,的一個地方而已……
除尹傑之外,Flora也同樣在默默地關注著Rac。直至她確定Rac無心對尹傑造成任何威脅之後,她才就此放下了心。
……
說起雪崩防治技術專案,進展得並不算順利。尹傑帶領Flora和Nice對此進行了認真的案頭調研,最終圈定這一技術的目標客戶為交通領域企業和地方政府,也就是公路和鐵路的運營公司和各地負責交通管理的機構。
然而,在幾人拜訪了帝都地區交通部門和機構,並電話聯絡了相關省市的地方政府之後,得出的結論某種程度上令人失望——似乎這項技術在中國地區並不適用。
原因很簡單:中國地域廣闊,可能發生雪崩的危險地區通常處於空曠的無人區。而這些危險地段,在鐵路或公路的規劃階段已經被遠遠避開了。
這一點和S國的情況完全不一樣:S國的國土面積很小,資源也很匱乏,因此每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運用到了極致。在S國,很多村莊或城鎮都建在了雪山腳下,或風景優美的峽谷,或者綠草如茵的山坡,……,一旦發生雪崩,可能導致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都將極其明顯……
雪崩技術專案的報告提交給客戶之後,這家技術公司失望之餘也對他們的工作表達了讚許,繼而又提出了另外一項委託,要求TH中國對山體滑坡或泥石流防治技術在中國應用狀況進行調研。
尹傑與Flora又投入了新一輪的工作中去……
與此同時,尹傑向Marco提出請求,希望他與Rac合作,共同設計一套諮詢服務培訓課件,用於諮詢部門將來進行內部員工培訓。
……
上次和尹傑坦率談話之後,Isabella的日子不太好過。
她的父親,是揚州很有名的手藝人,一直堅持著祖傳的紫砂壺製作手藝,被評為“紫砂藝術大師”。他所構思的作品理念清晰寓意深濃,製作技藝精湛,具有鮮明的個人藝術特色,許多作品在參加國家級、省地級的展評中屢獲殊榮,並被多家博物館收藏,深受業內人士好評和藏家們的喜愛。
從Isabella開始記事起,家裡的生活就因父親的手藝和聲望變得越來越好。
然而讓父親失望的是,雖然生為手藝人的女兒,她對自家祖傳的技藝也有感情,卻似乎完全沒有足夠的天賦來繼承。因此,父親招收了七名徒弟……。
然而,手藝人的工匠精神始終深埋在她的血液中。在與尹傑談話之前,她一直以為自己只需要努力做好領導交付的工作就足夠了,領導一定能因此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才能。至於同事之間相處,她歷來信奉熱心助人,認為好心自然會有好報……
尹傑回帝都那日,一番話揭露了殘酷的職場真相:職場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所謂“好心必有好報”,現在看來不過是她自己的一廂情願。
尹傑清楚明白地告訴她:“意圖不等於結果”。如果方法不對,好心幫忙不一定能讓人感受到善意,不合時宜的“好心”反而會讓對方感覺很糟糕。
那日之後,她每天下班之後都花了不少時間獨自思考,卻還是找不到解決方案。這種情況在一次同學會之後有所改變。
那次同學會中,Isabella聽著身邊一個個同學抱怨單位上的同事難處,太多勾心鬥角,瞬間明白了尹傑當日的質疑:“TH中國的人際關係還能叫複雜?!”
她明白了,讓自己感覺複雜的,不是TH的人際關係,而是“自己不擅交流”這個問題本身。
面對Hanson時,她的感覺特別矛盾。一開始,她非常羨慕Hanson口才,羨慕那種一邊彙報工作進度,又能不著痕跡地表功的語言技巧。
合作之初,Isabella和Hanson也是相處愉快的。兩人各展所長,她負責大部分的細緻工作,Hanson則在工作之餘,主要負責向領導彙報,為兩人爭取福利。
可是漸漸地,Hanson變了,彙報中不會再提到她,似乎所有的成績都歸結到了他自己身上。Isabella的心中逐漸產生了怨懟:為什麼呢?兩人原來的合作方式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不能持續下去呢?
她抱怨過一次,結果Hanson果斷讓她吃了一個悶虧。所以,心灰意冷的她,想離開了!
同學會中老班長的一句話讓她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