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3章 優秀空中平臺(三更求打賞訂閱

一場氣勢浩大的試飛緩緩的落下了帷幕,然而留給全世界太大的精彩瞬間,如數家珍被眾多網友,徐徐的在世界網路上吹噓著。

因為每一個見識這種氣勢磅礴的試飛,絕對都會念念不忘。

以前,那些戰機的極限飛行表演畫面一出,就足夠吸引眼球了。

美國的全球霸王也多次在各國的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每一次都會引來大量的觀眾和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但是比起這一架黑色的客機來說,飛出戰鬥機的各種動作,才是真正賞心悅目的享受。

因為天生機體結構和發動機以及氣動佈局的限制,大型的飛機是不可能像戰鬥機那麼飛的。

特別是戰鬥機瞬間加速的燃燒室,這些都是客機上不可能有的。

大飛機的飛行,都是講究平穩,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花哨的飛行表演。

可是話又說回來,能夠飛出那些有些戰機都難以完成的極限飛行姿態,這也說明這架客機機體結構和發動機的給力。

其實後置的發動機,噴氣發動機就說明了這是飛機一款高速飛機,因為也只有這樣的飛機,才有能夠進行亞音速巡航,或者真的可以進入超音速。

同時,如此巨大的機翼,並非是機身一體的三角翼佈局,居然可以承受超音速飛行帶來的壓力,這讓全球所有的飛機設計師,全都心神嚮往。

這就意味著,未來科技集團肯定在這架客機上,使用了大量的先進材料。

以現在依舊先進的熊貓戰機來說,可便後掠翼的佈局下,必須也要將機翼收到最大的後掠角,才有能夠進入超音速。

而美國的B1和俄羅斯的白天鵝轟炸機也都同樣是如此,兩款轟炸機都不可能在機翼完全展開的時候,進入超音速飛行。

但是這款客機居然可以在如此巨大的機翼下,進入超音速,還和兩架戰機在天空中飆機,這是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也只有未來科技集團使用的先進的材料,並且採用了翼身融合技術,這種融合就是機翼本能就是和機身屬於同一塊材料然後製造出來的。

因為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強機翼的強度,而這樣的技術,也只是目前在一些先進的戰鬥機上面才有使用。

並且這樣的建造方式,還有進行特殊的加固,否則一樣無法承受超音速帶來的巨大壓力。

因為如此龐大的機身一旦進入了超音速,那機體就會被速度拉伸最少三十公分,材料要是不過關,就算發動機動力足夠了,飛機在進入超音速飛行的時候,也會馬上解體。

然而在試飛的過程中,這架客機不但在一萬五千米的實用升限上進入超音速,還分別在一萬兩千米,和八千米的高度同進入超音速飛行過。

如果這些都還不算什麼,那最後一次進入超音速飛行,則是在四千米的高度。

而這個高度進入超音速,就意味著這一款客機的機身強度,已經達到第三代戰機的要求了。

因為距離地面越近,空氣密度就越高,進入超音速的阻力就越大,相同的是飛機本身承受的壓力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