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海運和進出口,已經成為目前未來科技集團商業高速運轉的最真實寫照。
而每一個推出來的商業產品,在基地的生產模式下,蔡睿宸都能夠得到最少百分之三百的巨大利潤,最高的利潤甚至高達數百倍。
從正式推出了機器管家以來,蔡睿宸就幾乎沒有為錢發愁過,他所發愁的是,如何將這些錢轉化為發展的最大助力。
就好像是大量的進口礦石,就是對基地發展最大的幫助,要不是因為目前科技港口還沒有正式投入執行,配套的交通設施還沒有完善起來。
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兩邊的港口裝卸能力,完全可以達到了每天百萬噸的水平。
在這樣的水平下,只要蔡睿宸願意,加上時機成熟,基地的資金收入,完全達到每天數千萬的水平。
而目前每天上千萬的資金收入,已經然蔡睿宸品嚐到巨大的甜頭。
所有的生產計劃,全都無需擔心資金無法到位,而轉為最低效率的生產。
就好像是黑鷹戰機,那高昂的造價,在每天資金收入還只是一百多萬的基地來說,完全就是奢侈品。
但是現在,蔡睿宸完全可以放開一切顧慮,每天都可以不停的生產,相同的是,其他武器裝備,防禦武器的生產工作,全都可以放心的開始。
當初,蔡睿宸一直都深深的感覺到,生產地下圍牆,一百米就是五千資金,簡直就是在他身上割肉。
而現在,他卻深刻的感覺到,一段功能強大的地下圍牆,還能夠自由的伸縮,並且可以在圍牆上從容的佈置防禦武器,每一段更是達到一百米的長度,這樣的造價,對於現在基地的資金收入來說,簡直就是白撿的一樣。
畢竟,要是轉換為現實的勞動力和技術成本,修建這樣的一段地下圍牆,那需要消耗的資金,絕對是以千萬美元來計算的。
甚至要想完成和地下圍牆一模一樣的科技水平,能夠自由的伸縮到地表和地下,那就算是一億美元,都恐怕很難完成。
結合現實相等的價值,以目前每天一千萬資金的收入,蔡睿宸也這才感覺到,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的便宜。
只是一千一直都是精打細算的他,從未真正的考慮到資金和現實價值的轉換。
就好像一架黑鷹戰機也才一百萬資金,而在現世中,生產一架三代半的戰鬥機,最少需要兩三千萬美元的造價。
以目前轉化資金的基礎倍數,一架黑鷹戰機就算是賣個一兩千萬美元,裡面的利潤,就足以讓人瘋狂。
只不過不可能有人傻到將一款先進的三代半戰鬥機,以區區一兩千萬的價格出售。
目前全球三代半戰鬥機的售價,在不管那些政治利益的情況下,也全都逼近一億美元的價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