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8章 利益集團分化(二更求打賞)

要是沒有了石油的供應,那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將陷入危機之中。

當然,美國相信蔡睿宸不可能這麼做,否則美國就輕鬆了,整個北約都會站在他這裡,對中東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重新控制這裡的石油。

所以蔡睿宸根本不可能這樣做,可是美國最擔心的是,蔡睿宸用手中掌握的石油籌碼,和各國達成了利益交換,將美國撇在了一邊。

這一點是美國最擔心的,一旦伊敘聯邦給了歐洲那些國家足夠的利益,美國極有可能將要單獨面對伊敘聯邦。

這一場戰爭打,就必須要打贏,並且是儘可能的結束戰爭,否則就不能打。

只是這一次,在面對伊敘聯邦表現出來的強大一面,美國軍方也很清楚,美國要是單獨參戰,是可以打贏這一場戰爭,但是損失會十分的巨大,同時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

因為就算是能夠摧毀伊敘聯邦大部分的軍事作戰潛力,但是美國一樣要面對伊敘聯邦兩個瘋狂無比的數千萬人。

蔡睿宸那百分百的支援率,沒有一點作假,這點讓美國方面相當的頭疼。

一場沒有地方人員支援的軍事入侵,完全就是自己找死的行為。

進行了戰爭一切問題的種種考慮,美國高層也全都是犯難了。

奧、巴馬是站在不支援戰爭的這一邊,利益財團是站在支援戰爭這一邊的,而在奧、巴馬的背後,則是有本土利益財團的支援,如蘋果和微軟以及不少美國政治家族,全都是支援奧、巴馬。

而國會處於兩不相幫的地步,現在,利益集團不停的向奧、巴馬施壓,要他簽署準備戰爭的總統命令。

但是利益集團也不敢逼迫太緊,因為要是將奧、巴馬真的逼急了,奧、巴馬直接將戰爭的決議再一次的扔給國會稽核。

那唯一的結果,這份決議會直接被國會的議員扔進了垃圾桶,根本不可能透過。

同樣,奧、巴馬所處的本土利益集團,也沒有直接說不要戰爭,政治講究平衡,如果無法給利益集團一個交代,美國內部矛盾必然激發,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這件事情,需要有一個能夠讓雙方都接受的結果,不管誰是妥協的一方,矛盾都不能繼續下去。

想要讓雙方有一個都能夠接受的結果,那就需要從這件事情的源頭入手,一切也全都在蔡睿宸的身上。

如果蔡睿宸願意向美國妥協,那一切都好說,但要是蔡睿宸不願意妥協,那就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至今,雙方都還沒有百分百的撕破臉,還是有談下去的餘地。

否則,蔡睿宸也不可能來到美國,美國方面也不會允許蔡睿宸的到來。

事實上,蔡睿宸也願意和美國達成一個能夠解決目前矛盾所在的利益共同點。

&nbsp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