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允熥說道:“你國需將烏德三族抓來,朕要在京城將他們明正典刑;化名靳榕的巫師滿門也要送到大明,明年正月初一之前務必辦到!”
“另外,你國需向大明廣州城送糧食三百萬石,以贖此罪。”
蘇曼利一一答應。他雖然對於送三百萬石糧食有些心疼,但也知曉不能拒絕,況且爪哇島糧食一年三熟,雖然不大好吃導致他們國內的貴族每年都從大明偷偷進口糧食,可大明又沒有指定口味。
允熥又用父親教導兒子的口氣訓斥了他幾句,讓他退下了。臨退下前,蘇曼利還跪下感謝了一番大明天恩。
可蘇曼利剛剛退下,陳繼就問道:“陛下,若是陛下懷疑此事是滿者伯夷國主所為,那出兵征討便是;若是陛下不認為此乃其國國主所為,訓斥懲戒一番即可,為何還要派人去調查?大明官員在爪哇島人生地不熟,豈能調查出事情的真相?”
允熥笑了笑,只是說道:“朕也知曉他們調查不出事情的真相,朕是想借此看一看滿者伯夷國內的情形如何。”
“朕並不相信此乃其國國主所為,但此事仍舊發生,一者,此事是其國主默許,二者,其國主難以掌控其國,所以不知曉。朕欲知曉到底是何種情形。”
但實際情形並非如此簡單。他不僅是要知曉滿者伯夷國內情形如何,更要藉此探查爪哇島的人文地理。
對於有人要暗害他,允熥當然十分憤怒,非常憤怒,恨不得將滿者伯夷國上下全部屠盡。但當年忽必烈出兵爪哇島就失敗了,他不得不對此慎重。預先知道爪哇島的人文地理、物產如何,不論做什麼都能更有把握。
況且他還要籌備對撒馬爾罕的戰爭,這才是生死大敵,所以滿者伯夷的事情只能暫且向後放一放了。
說過此事,鄭沂奏報道:“陛下,扶桑等三國使者要返回其國,派何人送為好?”
“就派禮部主客司郎中楊本。”允熥隨意的吩咐道。
……
……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既然已經到了上滬,就不必勞煩楊大人了,我們自己前往碼頭乘船返回便好。”扶桑使者日野伸顯對楊本說道。
楊本其實也不願意再將他們送到碼頭,也就順水推舟:“既然如此,在下就恭祝幾位一路順風,明年正旦,仍舊能見到幾位。”
“多謝吉言。”日野伸顯笑著答應,帶著扶桑國之人走向他們扶桑的船隻。
待上了船離開了大明的碼頭,另外那個扶桑國的使者問站在甲板上向大明京城望去的日野伸顯:“閣下,返回國內見到太政大臣後,如何告訴太政大臣屍體本該已經腐爛的慶泰親王還活著,雖然丟了一隻眼,但仍在明國活著,並且得到明國皇帝的重用?”
“為何要將此事告訴太政大臣?”日野伸顯轉過頭,看向正在整理從大明採買的貨物的僕從,估算這些花了三百五十貫錢的貨物能讓他賺多少。
“這,此事不告訴太政大臣?”這人十分驚訝的說道。
“當然不要告訴。”算出自己能賺三倍以上利潤的日野伸顯心情大好,笑著說道:“此事若是讓太政大臣知曉,不僅朝廷會有所動盪,已經被貶到四國島的原皇族更不會安分。如今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若以後太政大臣知曉了此事,該如何解釋?”
“為何需要解釋?我看明國的皇帝也不願聲張此事,即使被太政大臣意外知曉,和咱們也並無干係。”
“這,”此人還是不放心。
“三郎,你不必擔心,”日野伸顯說道:“無論如何,也牽連不到咱們二人的。”
而就在同一時刻,被賜名朱恆實的原扶桑皇族也對北鼻元信說道:“你這次返回扶桑,一是要將為大明效力的武士的家人接來,二是拉攏那些生活快要過不下去的武士,讓他們來為大明效力。”
“我已經被日野伸顯發現了身份,雖然他肯定不會對源義滿說,但也要小心,不能偷偷回國了。這次招募武士,也不能用我的名號,用你和楠木家族的名號。”
“還有第三,”朱恆實從腰間拿出一個袋子,遞給他說道:“這是我要你交給方澤的兒子方鐸的物品。”
北鼻元信接過這個袋子,將他掛在腰間和這個差不多的袋子旁邊,待他吩咐完畢後,幾次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問道:“主上,這樣做,真的對扶桑武士好麼?來到陌生的地方為大明打仗?”
“我也不知道這對扶桑是好是壞,但對武士們是好事,他們一身的武藝能夠得到施展,並且會得到比在國內為大名效勞更多的報酬。”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朱恆實說道:“若是將來真有這麼一天大明入侵扶桑,我定然會竭力阻止。可在此之前,還是為武士們活的更好而奔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