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空曠的庭院裡,細雨落在上官狄的髮絲和眉眼之間,她也不用自身的音氣去抵擋。
她似乎是想要淋一淋初春的雨水,稍稍的冷靜一二,同時也遮掩住自己眉宇間的憂慮和悲傷。
只是無論如何,她此刻都暴露出了一絲屬於女子的柔弱。
這位空侯著一名不可能歸來之人的女箜篌,這一刻似乎終於稍稍卸下了幾分自己故作堅強的偽裝。
“為什麼?”
“不是說,祭禮八音,都很支援你麼?”林商問道,他並沒有那麼細膩,察覺到上官狄情緒的微小變化。
祭禮四柱中,樂為禮之最。
古語有詞:禮樂之邦。
樂是最古老的祭祀方式,而祭文、祭詩,反而都是點綴。
至於祭舞,當然也很重要。
但是,放在蟻林軍這裡卻又不重要了。
因為祭舞的作用,是溝通亡靈或者鬼神,打通天地人之間的隔閡,進行某種溝通。
而蟻林軍的戰魂,都在屬於蟻林軍特有的契約空間裡,根本無法透過祭舞溝通,以至於祭舞在祭禮中的作用,也就成為了一種象徵,不具備過於真實的意義。
“因為多情僧!”
“他在遵月樓前的一曲‘將梵行’,將鼓曲之妙,推上了一個高峰。八音中的鼓禮樊東流,他是祭禮八音之首,聽聞將梵行後,就回去撕毀了原定的祭禮樂章,又閉門苦思數日,如今已經多日不進米水。今天早上,他鑿了自己的登天鼓,封鼓不再行樂,無論我怎麼勸,都是無用。”上官狄嘆氣說道。
同為祭禮八音,上官狄能夠懂得樊東流的固執與堅持。
也懂得他的愛惜羽毛。
在短短時間內,上陽城內連出現兩首鼓曲。
這難免會被放在一處,相提並論。
而林商也無法對樊東流的決定,做出任何的非議或者不正面的評價。
因為,林商也很肯定,如果樊東流無法編出比‘將梵行’更勝一籌的鼓曲,那麼他絕不會採用原有的那首曲子,作為祭祀蟻林軍的祭曲。
原因很簡單。
將梵行,是多情僧送給一群青樓女子的。
假設祭祀蟻林軍的祭曲,竟然被一首送給青樓女子的鼓曲,給全面壓制了下去。
那祭祀蟻林軍的行為,豈不一開頭就會被人笑談?
又哪裡來尊嚴和臉面?
“原來···這就是你的報復嗎?”
“多情僧!”林商此刻恨嗎?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