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劉祖昌帶著一群村民,烏泱泱,從村子裡追出來。
“朱先生等等。”
“走,回去看看。”朱棣說了一句,勒馬轉身,來到村口翻身下馬。
劉祖昌帶著一群村民,氣喘吁吁趕過來,“朱先生,經過我們劉家村,怎麼也不入村喝口水。”
要不是他派人在村口等著,恐怕就誤過了。
朱棣笑著解釋,“遠行已經月餘時間,歸家心切。”
“朱先生即便歸家心切,也不差這一時半會,戰馬得喝水休息吧?”劉祖昌拉著朱棣的手,就往村裡走,“我讓人安排,給你們的馬喂點精飼料。”
“朱先生先到老朽家中吃個便飯。”
太熱情了。
朱棣根本沒辦法拒絕。
於是笑著提議,“劉族長能帶我去劉家村祠堂看看嗎?北上在德州,曾遇到秦王……”
他想去看看那塊功德碑。
“當然可以了,半個月前,伱們村的鄉親返回,也去看了。”
劉祖昌還怕朱棣不知道這事呢,聽聞朱棣想去看看,自是十分高興。
興沖沖帶著朱棣、周浪前往劉家祠堂。
朱棣見到了那面光滑石碑。
“我的名字!”周浪在碑文上,找到了自己名字,指著名字,激動不已。
跟著朱先生去送一次糧草。
賺了錢。
學了很多東西。
漲了見識。
還能被一個村子,立碑著述,把自己名字刻在上面。
朱棣笑笑,衝劉祖昌抱拳道:“劉族長有心了,但我也得對劉族長說句實話。”
“當初,我並不想為了令愛一人,將我們土橋村四十七人置於險境,最後答應……”
劉族長認真聽完,非但不生氣,反而還笑著點頭,“朱先生當時的選擇,老朽完全能理解。”
“自古以來,農夫與蛇的教訓比比皆是。”
“老朽活了這麼久,其他一事無成,但這雙看人的眼睛,自認還有點功力。”
“朱先生表面冷漠,但卻是個好人,這世間,很多人表面看著好,可實則內心壞得很,朱先生恰恰相反。”
朱四郎這個年輕人,有點外王內聖的味道。
不過,這是用來評價帝王君主的。
他可不能亂用,給恩人招來麻煩。
看過功德碑後,朱棣以土橋村村長的身份,在劉家祠堂,給劉氏祖先上了注香。
正式約定兩村世代友好。
隨後,又去劉祖昌家中用了午飯。
臨行前。
劉祖昌送別。
從腰間摘下一塊十分普通的佩玉,遞給朱棣。
朱棣忙搖頭推辭,“劉族長,這我不能收……”
“朱先生,這塊玉不值錢,只是一個信物。”劉祖昌打斷朱棣的話,解釋道:“朱先生和土橋村鄉親,若是遇到地方官欺壓,無處伸冤,可拿著老朽這塊玉佩去金陵城,臨安弄坊……”